第108章 匡扶正义(二)(1/2)
第108章 匡扶正义(二)
“确实改过。”钱道安道:“我记得是仁宗五年时,他宠爱的娴贵妃的胞弟,因为打了妻子,而被告上公堂。”
“娴贵妃疼爱胞弟,于是便求着仁宗将这一条例改了,当时也有人反对,说着是太祖皇帝定的条例,轻易修改是对太祖的不敬。”
“但无奈仁宗还是执意修改。讽刺的是,三年后,娴贵妃的妹妹被丈夫动手打瞎了一只眼睛,不过几年就去了。”钱道安说这些时,无奈地看着杜九言,道:“尽管如此,可律法依旧沿用下来了。”
“反对的人较少,是因为有话语权的,都是男子啊。”杜九言失笑,不想多谈这件事。想要修改律法,谈何容易,“那我们就在这夹缝中,打赢这场官司。”
窦荣兴问道:“接下来怎么做。告他不孝肯定是不行了。我今天看刁沁的话还没说完,不定就是污蔑梅嫂子不守妇道。如果还有证人,那这案子……”就必输无疑了。
最致命的打击,是梅氏的公爹和婆母。
“走!”杜九言带着窦荣兴,“我们要为了世间公道而战,死而后已!”
窦荣兴被唬的一愣,“死而后已,这么严重?”
“嗯,就是这么严重。”杜九言带着窦荣兴去了衙门,寻了跛子带路去了江书吏那里。
老伯听着,觉得这个解释还是很靠谱的,就认真想了一下,若有所思道:“六年前,柳师傅还真的受伤了,我记得是胳膊,裹了三个月的木板,但怎么受伤的,我就不知道了。”
“她想习武,可又怕年纪大了您不收,所以来问问。”小童子笑着道。
“那对父母请的妙极了,不用辩讼,立刻就将他们前面费尽心思说的辩词,推翻的一干二净,太痛快了。”
“消失了?”杜九言扬眉道:“在辰州吗?”
高兴的是,今天出师大捷,担忧的是,杜九言今天和他说的那番话。
杜九言拱了拱手,“多谢小师傅和老伯了。我今儿路过还有事要办,等过几日事情办好,再专门过来拜访。不瞒各位,我也很想习武呢,就是年纪大了,怕师父不收。”
“他不是押送新化城里一百多个桂军俘虏进京吗,走了几天,在过辰州的时候,那些俘虏一夜之间消失了。郭大人找遍了方圆百里,都没有任何下落。”
“朱一正停妻再娶,是铁一般的事实,此事根本不用证据,认识的人都知道。所以,我一直在想刁沁会要怎么推翻。”
“当年我的老朋友比武时受伤了,而柳师傅好像也是受伤了,具体伤在哪里,我倒是不清楚。如果是,那这位柳师傅,就我老朋友说的柳师傅了。”
如果朝廷出兵,这件事他们也就不用担心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师祖没有说。”小童子笑着将泡好的茶倒进大茶壶里,“你要是想确认可以去问师祖啊。师祖人很好的,他一定会告诉你的。”
“是啊。杜九言也不过如此,这种不孝的案件,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父母啊!”
“下个月,朝廷调任的刘大人就要到任了,等有了县令,邵阳也算是有主心骨了。”付韬说着,松了口气。
杜九言和付韬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出来,窦荣兴跟在她身后,一直在思考他们刚才在江书吏那边看的卷宗,“九哥,你刚才和付大人在里面说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个案子。”
“没有。我闲了就喜欢到这里来看看,少年人练武有朝气,我看着,也觉得自己是少年了。”老伯呵呵笑着。
杜九言忽然想到,裘樟当时送往朝廷的奏疏,为什么会那么快得到批文。
“是受伤了。”门口,一位过来添茶的小童子笑嘻嘻地道:“师祖是跟人比武的,但是他赢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就是那年进来拜师的。”
“老伯,你家孩子也在里面习武吗。”杜九言靠在门口,里面很热闹,二三十个半大的孩子,正随着武师傅练拳,呼呼哈嘿的口号,跺着步子的气势,很是不错。
“正是!我拿着八品的俸禄,担着七品的责任,本官冤啊!”付韬含笑道。
“是啊。”杜九言道:“此生别的不行,就人缘好。”
众人想笑不敢笑,憋了好一会儿,有人低声道:“那肯定是桂王去了,这种事就桂王能做得出来。”
“是啊,从柳青牛开武馆,估摸着十二三年了吧。我只要闲了就会来这里看,这不,柳师傅还给准备了凳子呢。”老伯笑着,一边喝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习武的少年们。
“证明梅氏有失妇德,妇贞。但朱一正念及梅氏夫妻一场,所以并未休妻。”杜九言道:“如此,他就算停妻再娶,也情有可原。世人反而会同情他的遭遇和委屈,认同他的行为。”
“先生说好了啊,不准和我说话。”杜九言笑盈盈地翻卷宗,江书吏气的不理她。
这问题问的很奇怪,老伯看了一眼杜九言,又觉得没什么了,好奇的人总是有奇奇怪怪的问题,“武功是很厉害,反正我是打不过他的。要说受伤,那肯定有的,习武的人,哪能不受伤。”
付韬颔首,“这次,就看圣上和太后娘娘的态度了。如果还是申饬,我们就算着急也没有用。”
杜九言没说话,带着窦荣兴直接去了柳家武馆。
甚至于,郭庭走哪条线路他都干预了,只有这样,他才能提前挖好坑,等着郭庭带着人,掉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