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人想功(二)(1/2)
第135章 人人想功(二)
杜九言心情很好地去了三尺堂。
“九哥,你可算来了,我们中午吃什么?”窦荣兴苦哈哈地看着杜九言。
杜九言嫌弃道:“我看你得喊我爹了,什么都来问我。”
“爹!”宋吉艺凑上来喊了一声,杜九言气的踹他,他一骨碌躲在窦荣兴后面,探个脑袋出来,道:“九、九哥、好、好忙。”
杜九言不理他,在周肖对面坐下来,“忘记问你了,牡丹姑娘的案子,纠纷解决了吗?”
“没有。”周肖摇头,窦荣兴凑上来,低声道:“周兄害羞,去了一次红楼后,再不敢去了。”
周肖无奈地摇头,“九言,实不相瞒,这案子确实是头疼。”
“我看看。”杜九言接过卷宗,又细细翻了一遍,“恩客不肯出来见?”
周肖点头,“找了一次,但此人实在是猖狂至极,说红楼里的女人就是给人睡的,他不给钱,有本事就让我们去官府告。”
宋吉艺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副委屈的表情。
杜九言挑眉道:“到时候就知道了。毕竟,结局我也不可控。”离了邵阳,她就只能算人心算局势,至于算的对不对,她鞭长莫及干涉不了。
大家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就是觉得牡丹一类女子身份不高,没有人会愿意为她们出头。
吴典寅让属下去办事,他则拆开了信,看了内容和署名哈哈大笑,道:“付韬这老儿,居然铁树开,懂得变通了。”
“九言好记性。”周肖含笑道:“确实是这户人家。这次包养牡丹姑娘的,就是严府大公子,严长田。”
可如果圣上态度稍后露出点不悦,那对桂王的态度,他们也能摸算出个一二三。
“这么好学啊。”杜九言看他整理的卷宗,又看看他,窦荣兴点头不迭,求知若渴。
吴典寅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他低声道:“镇远是措手不及,圣上当桂王爷在玩闹呢,所以只是申饬一下。但桂王爷一而再,再而三的闹的话,就算是亲兄弟,也会烦了吧。”
阎王打架,他这小鬼遭殃啊。
“就算你什么都没有查到,也没有关系。那就致力于将原有证据推翻,让衙门再重新调查!”
“大人,圣上同意吗。桂王夺了镇远府,也不过申饬了一下,现在弄个土匪闹一下,就会派兵来吗?”
钱道安问道:“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呢。”
这一次赌对了,他在这里,说不定都不用再待两年了。
“是!”门客应是。
吴典寅颔首,“匪,活着是匪,死了是什么还不是我们说了算。至于邵阳那边,你稍后给付韬给焦三去封信就好了,至于付韬……那个老顽固,不理他也罢。”
“大人!”就在这时,门外属下来报,“在宝庆城外三十里的青衫道观里,发现了叛贼俞大的踪迹。”
“他的损失,你可见到了?”周肖问道。
“最好是太后娘娘将桂王爷召回京城去。”吴典寅道:“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戍边的事彻底摆平了,以后,这宝庆府就真的安生了。”
“为、为、为什、么、你、你知道、道、这些?”宋吉艺问道。
“有罪辩护,就尽量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是无罪辩护,那就搅天搅地能推翻就都推翻了。不过,除去衙门已有的信息,自己也要有思路,去查探取证。”
“智商超群。”杜九言指了指脑子,“过目不忘天赋异禀,见过吗。”
吴典寅很激动,但这件事不能他一个人上折子,他得再去督抚和分守道的几个衙门一趟。
山高皇帝远,邵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是听他们说。
大家趁此机会,联合上奏疏。
杜九言冲着宋吉艺打了个眼色,道:“比打架还有意思。”
“十二人?那就是邵阳报上来的死伤匪众数?”门客问道。
“俞大逃走了,衙门发的缉捕令,你觉得有用吗?”周肖问道。
查审过后,严府无罪,马毅死有余辜。
杜九言颔首,道:“这种事,我肯定要在的。”
宋吉艺嚼着烧饼,吞下去,想了想又凑上来,“还、还、还是、去、去打架、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