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旧案再查(二)(1/2)
第177章 旧案再查(二)
杜九言睡了一觉醒来,小萝卜正陪着傅桥在家门看蚂蚁,都是小萝卜在叽叽喳喳说话,“我娘说,蚂蚁要安家,要成群结队才能活下去。”
“每一群蚂蚁都有不同的气味,它们呢都是通过气味辨识自己同伴的。”
他说着,在傅桥身上闻了闻,“就是这样闻哦。要是气味不对呢,就会成为对方的敌人,很有可能被吃掉。”
傅桥抬头看着小萝卜。
“是不是很有趣?”小萝卜眨巴着眼睛看着傅桥,他明明记得前一次见到傅桥的时候,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神色却还是机灵,但是这一回看见他,就觉得……他好像更加闷了。
小萝卜觉得傅桥不说话也不回应别人,很有可能是和他姐姐死了有关。
傅桥又低着头,继续看蚂蚁。
小萝卜叹了口气,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他带着哭腔喊了一声,“爹啊。”
“嗯。”杜九言过来,也蹲在两个孩子面前,小萝卜道:“爹啊,傅桥哥哥不说话,怎么办呢。”
语气上,一封比一封犀利露骨急躁。
年轻人说着,拱了拱手告辞出去了。
桂王放了笔,揉了揉鼻梁很辛苦地道:“本官既然做了刘县令,当然就要将手里的事做好。干什么,你是有什么困难来求救吗。”
柳氏冷冷地道:“杜先生,你的年纪也不过和我儿子一般大,却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身为堂堂讼师就是这样目无尊长吗。”
杜九言点头,“可以啊,他只要不抵触,你就给他读诗吧。”
杜九言大概能猜测到傅桥的病,可却不知道如何治疗。
杜九言被他冲的坐在了地上,将他抱在怀里,拍着,道:“放心,你爹我长命百岁。”
“请问。是蔡婆婆吗?”对方问道。
江书吏嗯了一声,接着埋头誊抄卷宗,杜九言翻了一本卷宗细细看着,等一会儿江书吏想起来抬头去找,杜九言已经走了。
县衙中,桂王接到第三封信。短短几日功夫,府衙的这位李大人,已经给他送来了三封信。
短短二十天内,儿子,夫君还有儿媳相继没有了。
杜九言失笑,摸了摸傅桥的头,又转头看着走过来的闹儿和子,道:“他大概会在我们家住下来了,以后就是你们的兄弟啦。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照顾他,是不是?”
“既然没东西给我骗,那婆婆就给我说说当年的事情吧。”年轻人道。
乔墨应是。
“傅桥哥哥。”小萝卜看着傅桥,“以后我爹就是你爹了,你高兴点啊。”
“高见。”杜九言回道:“世道乱纷纷,唯有读书最清静啊。”
城外的隆安寺新址落成十多年,香火一直很不错,柳氏心里慌的时候,就会进庙里来上一炷香,听半个时辰的唱经,便去后面的禅院要一间禅房安安静静抄一页的经文,再回家。
杜九言去了衙门,江书吏看见她道:“有些日子没来了,是没钱打点了?”
杜九言斜靠在他的桌案上,眉头一挑,似笑非笑地道:“准备好了吗?”
年轻人淡淡地道:“我来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您将您知道的都告诉我,或许……我能帮您。”
蔡氏在儿子死了以后,夫君在冲击之下当场就晕了过来,没过半个月就去世了,料理完后事后,她的儿媳吊死在自己的房里。
多和他说话,多和他交流,多给他陪伴,时间长了傅桥应该会好一点吧?
杜九言盘腿坐着,若有所思。好一会儿起身道:“我要去一趟衙门,你们在家里玩儿,晚上不用等我吃饭了。”
“《楞严咒》,夫人求什么呢?”杜九言问道:“是消除厄难,消除牢狱,还是求子抑或求长寿?”
蔡氏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再难入睡,第二天她将这件事告诉自己娘家的兄弟。
“我来和夫人您谈一笔买卖。”杜九言道:“一笔只要您胆子大,就能拥有全世界的买卖,让您下半辈子无忧无虑,再也不用抄这些经文让自己平静,消除一切厄难的买卖。”
“爹啊,你去哪里吃啊,要不要给你留点饭菜呢。”
九月初七,柳氏听完宝殿内的早课诵经后,便去了每日都去的禅房内,抄经文。
柳氏握着笔,神色很激动,“你想干什么?”
闹儿也跟着点头,“我也愿意做他的哥哥。我刚刚裁了衣服,先给他做衣服出来穿。”
“怎……怎么帮?”蔡氏有些激动,目光灼灼地盯着年轻人,激动的手细微地抖了起来,“我、我家只有我这个老婆子,除此以外一无所有,你、你要是想要行骗,你、你会失望的。”
“你是官府的人?”蔡氏问道:“案子、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你、你为什么现在问。”
蔡氏点头,对方一笑,拱了拱手,道:“我有事来问一问您,不知您可有空?”
“严夫人。”杜九言在她对面坐下来,拿起严夫人昨天来抄的经文,“我以为夫人您是在抄《心经》或《地藏本愿经》呢,没有想到是《楞严咒》啊。夫人心里很害怕?”
……
顾青山嘴角抖了抖,垂头出去。
桂王迅速将脚拿了下来,抓了桌子上的文书平铺开,又将毛笔沾了朱砂在文书上圈圈点点,忙里偷闲地回道:“让她进来吧。”
蔡氏将门打开,看着门外的男子一愣,“这位公子,你……找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