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吓死了谁(三)(1/2)
第232章 吓死了谁(三)
“都认真严肃点。”杜九言道:“现在是升堂时间,不讨论别的。”
罗青苗气的头晕,明明是她踹到了门,居然还倒打一耙说他们不认真严肃,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
杜九言看向肖二,问道:“你说正月十二那天,你在杨长堂家中看见了杨长弓?”
“是!”肖二回道。
杜九言点头,道:“那么,你确凿回忆一下,当时是什么时辰呢,你家中除了你以外还有什么人?”
“当日天气如何?”杜九言道。
肖二回道:“当时妹夫去朱家村给前几天玩叠罗汉摔伤的人换药去了。表妹和两个孩子好像是村尾看龙灯了。”
“当时应该在午时过半。”肖二道。
杜九言问道:“你是怎么确定时间的,杨长堂家里有钟表和漏刻吗?”
刘县令打了哈气,看着杜九言,道:“传你的证人吧。”
“放屁!”忽然,刘县令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众人发出哇地一声响,就见他个子很高,小小县令袍服,裹着他高大身体,紧紧地都快要将衣襟给崩开了。
“无妨。”李栋低声道:“我去找刘县令。”
罗青苗指着他怒喝一声,“肖二,你居然骗我,竟做伪证。”说着,拱手和刘县令道:“大人,此人实在无耻无赖,诓骗学生上堂做伪证,请大人严惩。”
却没有想到,杜九言居然一副有准备的样子。
如今回乡也能称作一句衣锦还乡了。
焦三也被吓着了,一头冷汗,哆哆嗦嗦地朝杜九言看来,用眼神询问。
“大人。”罗青苗道:“请听学生解释。”
他一番话,声音高底气足,吓的李栋和罗青苗目瞪口呆。
李栋回道:“不会。此案有了肖二作证,就不是冤假错案。”刘县令怎么感觉不一样了?
“以免公堂出现伪证,搅浑案件,在下认为还是私下见一见比较好,不必传到公堂上来,您看呢。”李栋看着刘县令。
桂王来了。
门外,不知道是谁丢了个鸡蛋进来,喊道:“罗青苗,你就是个败类。”
“杨照,你说你那天在酒厂外,都看到了什么。”杜九言道。
刘县令就看着他没说话。
“杜九言。”罗青苗道:“我有一事请教,肖二答应为本案作证,不过是昨日的事。此事我并未上报,你是如何知道的?我看你不但知道,还是一副应对自如,甚至连证人都找到了。”
肖二摇摇欲坠,惊恐不安地看罗青苗。
李栋眉头紧紧蹙着盯着刘县令。
李栋也起身,拱手道:“刘大人,此事和青苗确实没有关系,他不知情,还请大人明辨。”
李栋面色巨变,看先刘县令。今天怎么回事?刘县令刚才明明答应了说不传杜九言的证人,怎么一转身就又传了?
李栋去找刘县令。刘县令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上前拱手道:“大人,肖二作证不过是昨天的事,杜九言却能立刻找到证人来反证作伪证,在下对她的作为证人,存在质疑。”
杨照就是那日她坐在杨长弓家门口时,偷偷打量着他的男孩,她的母亲在杨长弓的酒厂做工。
西南在京中的人脉比刘县令多很多,李栋承诺刘县令,三年期满必定为他打点,在他致使前定能像裘樟那样做到五品京官。
罗青苗的脸色比他还要难看。
李栋咳嗽了一声,示意刘大人稍等。
“是!”杜九言扫了一眼刘县令,传了刘寡妇十十六岁的儿子上堂,杨长弓惊了一跳脸色发白地看着刘寡妇的儿子杨照。
怎么可能!
李栋看着刘县令,他的提醒别人不懂,刘县令肯定明白。
“大人。”肖二和刘县令道:“这个狗东西给我二十两银子,让我回来作证。看在钱的份上,我就回来了。”
“我没有。”杨照道:“你还拍强子娘的屁股,她娘的屁股上有个拳头大小的红斑。”
杜九言眯了眯眼睛,很生气。
“跟踪你啊。”杜九言看着罗青苗道:“你费尽心机地找到了阮氏,又通过阮氏找到了肖二,甚至于出高价让私奔的两个人放弃私奔,回来作证。”
恨不得什么事都坐享其成。
毕竟证人上堂前,由官府过审是应该。但后来有的讼师怕对手知道自己的准备,就会藏私,直到开堂才会传唤证人上堂,后来这一项规定也就渐渐模糊了。
外面传来哄然大笑声,有人道:“这孩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还偷偷看一会儿才走。”
刘县令就睁开了一只眼睛,用一只眼睛打量李栋。
罗青苗应是。
“我都带着阮氏到镇远府了,怎么可能还回来。”肖二呸了一口。
肖二被吓了一跳,脱口道:“我、我没有作伪证。”
他的案子没结,居然讼师被抓起来了。
“那杜九言先前一堂的证据和推论并无问题,这又如何解释?”刘县令道:“杨长弓下毒,他事后将毒藏在何处,杨家后院的断肠草又从哪里找到的,杨坡衣服破痕以及他手臂上的伤口,又怎么解释?”
焦三带人将李栋和罗青苗捆了起来,肖二也被押在堂上,杨坡脸色发白地看着刘县令,又看着罗青苗。
这个要求虽有点过分,但也不是不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