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奇怪绳结(二)(2/2)
桂王去找杜九言,以为她会害怕,但她已经上前去,戴着尸大给她的手套,在研究死者胸前包袱系的绳结。
地瓜放在炉子上烤的,上面还有泥巴,但确实能闻到一阵香气。
“好,”尸大低声道:“从鼻子里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溺水。”
焦三拱手,“大人,属下还有事,这就去忙了。”
蛙子应是,骑马去了。
“两三天。”桂王道。
那现在就有三天的时间,按道理说应该是要浮出水面了。
杜九言撇嘴,拉着他,“到这里来。”她自己蹲在圩埂边上,“来,王爷请蹲下!”
“先抬到棚子里去,天亮以后再看。”桂王道:“大家都回去歇着吧。”
“等会儿和你说,”杜九言将自己腰带扎回去,就动手去剪开李二身上的包袱。
“鼻子里有泥沙,看样子应该是。”尸大说完看向杜九言,意思是这具尸体能不能解剖。
“你再说一遍。”桂王盯着焦三,“你认为不是地瓜的时候,在想什么?”
人溺水的时候是会呼吸的,鼻子里就会留下一些诸如水草和泥沙之类的东西,如果能切开气管,会看到更加清楚。
桂王回头看着江水,道:“捞!”
桂王和杜九言都没有接话。桂王问尸大,“是淹死的吗?”
“他那天就带这个包袱来领钱的。”田卯和众人道:“那肯定是李二了。”
“银子!”杜九言拆开硕大的包袱,包袱里装着银锭子。
顾青山和乔墨守在外面。
桂王点头。
“大人,九言,”焦三从下游回来,老远就看到两个人,岔腿蹲着手里捧一堆黄澄澄的东西,他快步跑过来,长吁口气,“吓我一跳,原来是地瓜啊。”
“醉肯定有点的,谁还能喝一坛子酒不晕的,就是没有那么醉。”姚氏道:“他喝醉撂倒睡觉的话,估计还得再来个两大碗。”
“九言,你刚才一直在看绳结,是有什么问题吗?”焦三问道。
姚氏说着笑了起来,“我孙子今年读书了,可聪明了。他说他一定好好读书,以后也要考功名做大官,孝顺我们。”
众人合力将李二的尸体抬回去。
“是人!”水里的人喊道:“是个人!”
说着,脚底抹油溜走了。
气氛顿时压抑起来。
“怎么了?”桂王问道。
解剖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死因,如果死因能够确定,那自然就能免则免了。
“真有出息,一定能考上的。”杜九言笑着问道:“你们李工头的酒量好不好,经常喝醉吗?”
留着结,从侧面剪断。
点算了过后,一两没有少。
尸体穿着一套黑色的褐衣,脚上没有鞋子,身上背着个包袱,浮肿发涨,脸被泡的发白面目全非,样子非常可怖。
而附近各县,也没有消息。
“是!”姚氏跑回去,过了一会儿抓两个烤地瓜出来,一边走一边吹,“两位大人,我刚烤好的地瓜,可香了,给你们吃。”
“你的意思是,他身上的包袱,是别人扎上去的?”焦三问道。
“多谢。”杜九言接过来,“很香,我们这就吃。”
“果然是失足滑水里淹死了。”田卯道。
两人面对着水面蹲着,杜九言撕开地瓜的皮,黄澄澄的肉露出来,香气扑鼻很有食欲,她咬了一口,“很香甜。”
桂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剥开塞嘴里砸吧砸吧,“还行。看来猪的待遇也是不错的。”
“我问过,李二不是左撇子,那么如果这个包袱是他自己扎的话,方向就应该是相反。”
桂王看着杜九言,杜九言看着他。
自己系绳和别人帮忙,扎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蛙子,”杜九言招呼远处的蛙子,“你骑马,沿着江和各村的村长里长说一声,让各村的村民都关注一下水面。”
“给我。”杜九言摘了手套,捧着施常阳垫着木板的记事簿,十几笔就勾勒出绳结的样子,将画板还给施常阳,她又解开腰带,在自己身上试了试。
“爷,”韩当小声道:“我、我没说话。要不,只给焦三买?”
“那……那就让那些工匠捞吧,只有他们水性最好。”田卯不敢反对,立刻改口应了。
但如果是人死了以后下水的,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鸡头米也是一味中药,名字叫芡实。有健脾的作用。它长在水里,和藕一样顺着杆子从泥里抠出来,浑身都是刺,剥起来的感觉像板栗,但打开后又像石榴。哈哈,是个很奇异的植物。
月票很给力,谢谢你们,放好几天不见的老李出来,给你们跳一段扭屁屁舞吧,哈哈哈哈。一定很销魂。
关于红包,有姑娘还不知道怎么领取。投完票后回到本书的主页面,在右上角有个红色的红包标致,投过几张月票就可以领取几次红包。就算是上午九点投的月票,下午也是可以来领的,系统还是很人性化的,哈哈。
红包是拼手气,有的只有一个潇湘币,有的则是几十个,有多少全靠当下红包君的心情。总之很调皮就对了。
最后谢谢已投正在投和即将投的月票的大家,老李爱你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