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春桃下落(二)(2/2)
杜九言抬头看着乌鸦,“他丢在这里,是在喂乌鸦吗?”
春桃的吗?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去找。
桂王负手而立,打量着山下小道,沉声道:“这么说来,他是将人带到这里,然后进行了分尸。”
所有人的脸色就很难看。
杜九言道:“这样的凶手,性格多数沉闷且偏激,人格不健全。在和他接触的时候,这种人会给人以老实人的错觉,很不容易发现。”
大家跨过断掉的篱笆,分散着在四周去找。
单德全应是,“性质太恶劣了,定案后没几天就斩了。”
是什么肉,大家都心里已经猜到了多半,可是并不愿意相信。
“是什么?”单德全过来,大家都涌了过来。
“等下,”杜九言走到路边,从积雪堆上捡起来一只耳坠,下面缀着链子,链子底端是一个圆溜溜的小珍珠,她托在手心正要说话,杨氏跑了上来,尖声道:“是、是春桃的耳坠子。”
他说着,将草绳割下来。
“直到三天后死者的媳妇从娘家回来,找不到人并发现床上有血迹,才报官的。那个时候,死者的身体已经成了肉泥在猪槽里。”
跛子又丢了一块肉过来,道:“这样的切面,有力气和功夫就可以。不过肉没有找齐,或许还能有别的收获。”
“走。”杜九言感觉很不好,她有种不把这个人找出来,他很有可能还会再作案的感觉。
两人接着走,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喊道:“老大,这边!”
跛子颔首。
以为小捕快去问,很快带着七八位僧人回来,他们异口同声,“篱笆墙是十月还没下雪前修的,再修要等到雪化开了。”
“地上凉。”杜九言将她扶起来,“我们都在,你别怕!”
“刨沙袋那样的?”桂王问道。
杨氏指着耳坠子红了眼睛,哭着道:“耳坠子怎么会掉在这里……杜先生,春桃是不是……”
“王爷,”杜九言喊道:“您来看这些切口。”
“是!”尚德全道:“当年我了两个月时间,跟着这个案子,将死者身边所有人都摸底排查一遍,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要不是凶手儿子从墙角的柴火堆里发现了一根手指,这个案子恐怕就成了疑案了。”
一截篱笆墙明显有裂痕,然后又被人为地用草绳拴起来,如果不注意看,根本看不出来。
“凶手斩首了吗?”杜九言问道。
“动机是什么?”
杜九言用脚踢了踢没有草绳捆绑的一臂宽的篱笆墙,随即这一段都倒下来了。
“我确定。”杨氏道:“她那天早上就戴着这个耳坠子,我还夸她耳坠子好看。”
桂王点头,“抛过去肯定能办到。”他比划了一下,“但对方的个子至少要比你高一些,且力气不能小。”
杜九言四周打量,这里很偏僻,离法华寺大殿以及素斋堂都有很长一段距离,就算有人想要到后山走动,应该也不会走到这里来。
大家分散开,不过转身的功夫,宋吉艺惊叫起来,“这、这个、这个什么肉?”
单德全对这个案子记忆深刻,所有的细节一直刻画在他的脑子里,“动机是因为孩子,案发三年前,凶手的儿子去隔壁玩,隔壁正在吃,但是看见他儿子后,却将藏起来,没有给他儿子吃。”
“草绳是新的。”单德全道。
有道理,杜九言点头。
杜九言将杨氏交给宋吉艺,“你们站着别乱动。”
单德全颔首。
过了一会儿庙里的方丈和僧人都过来了,一看这场面,都念着经文,原地打坐念着经咒。
只是肉块,内脏和头都没有发现。
单德全应是。
“还有一种可能,”跛子看着他们,低声道:“他认为就这么杀了一个人,并不能泄愤。”
“是被人用力踹断的。”桂王道。
单德全带着两个捕快在桂王指着的地方挖。
桂王指着京城的方向,“往下再走一炷香就是去集贤书院的那条路,可以走马车。”
“那试试。”桂王说着要将她扛起来,杜九言将他推开,“你就设想一下。”
杜九言也是认同的,以她的能力抱着小萝卜翻过去也是吃力的,“那把我丢过去呢?”
“跛兄,您这个说法很可怕。”蔡卓如凝眉道:“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
杜九言道:“现在还不确定,等刁大叔看过以后再下结论。”
桂王颔首,“刀锋利点,我应该可以。”
“大家看一看,有没有很多血迹的地方。”桂王道。
不过几铲子,就露出一个黑色的毛茸茸的东西,桂王道:“小心点。”
从周边拨弄,随着湿软的土拨开,就露出一个女人灰沉的毫无生气的脸。
毛茸茸的,是人头!
这段是半夜写的,写的时候瑟瑟发抖,脑补了各种画面各种杀人碎尸的场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