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案情走向(三)(2/2)
“我家里有贤妻,年纪比她还小比她漂亮。我怎么可能和她有私情。”祝茂道:“她要是说有,她就是冤枉我,不怀好意。”
大家七嘴八舌的,又是心疼又是惋惜。
“崔巧杀慧通,她已经招认。”差役道:“你现在老实把你知道的说清楚。交代清楚了说不定念在你态度好的份上,给你从轻量刑,要是你耍滑头,绝不会轻饶你。”
这种事,在律法框架之内,并没有违背原则和律法,没什么不能做的。
“还有,”杜九言和钱羽道:“她上有年老体弱的婆母要赡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
钱羽颔首,“那就是了。”又看着杜九言道:“死者的身份确定了,凶手也找到了,改日大理寺会升堂。”
“就只有帮她?事后呢?”差役问道。
祝茂来的时候就想好了,人不是他杀的,所以和他没有关系,他最多一个知情不报,打几十板子。
“在下和人合伙开了一间米粮柴炭的杂货铺子。”祝茂道,“就是东四街的祝记。”
“两年了,她早不来投案,晚不来投案,偏偏你一查案她就来了。你要说和你没有关系,本官就笃定你撒谎。”
“喊他堂伯来吧。”有人对柴保长道:“他胡家就只有这个亲戚了。”
祝茂道:“她……她男人常年不在家,我见她可怜就常帮扶她一点。”
“杜先生来了,”有人喊了一声,柴保长穿过人群过来,拱手道:“杜先生,我准备明天让我儿子去河南找胡饮回来。”
“难怪他过年没有回来。”
祝茂道:“差爷,求差爷明察秋毫,我说的一句假话没有。”
钱羽道:“要看的,每日烧多少饭菜也是有定例的,你想进来吃饭,只能本官带着来。”
崔巧家的院子里有许多人,议论纷纷吃惊又心疼。
祝茂越说声音越小,“大人,但是我们发乎情止乎礼,什么都没有做过,真的。”
钱羽用卷宗敲他的头,“少和本官耍滑头,你不说本官也知道。”
“明天先从我家开始,”柴保长道:“后面到谁家,来我这里说,哪天不方便就往后挪。”
杜九言笑了,接了书吏给她倒的茶喝了一口,就将案情和钱羽说了一遍,“……大人,我这么做也不知道对不对,您可不要传出去啊,免得坏了我名声。”
差役应是。
“大人,我们去钟山寺问过了里面的主持,他们早两年是有一个叫慧通的和尚在钟山庙里住过两个月,后来他就回去了。”
杜九言摇头,“大人,我也很忙的。再说,她这个案子已经很清楚了,就看大人您会不会多点同情心,留她一命。”
“那个慧通和尚根本不是什么好和尚,他简直丢佛祖的脸。”
“这下子可怎么办,崔巧要砍头,胡饮又死了,这一老一少也活不成了。”
“没有。”杜九言摇头。
“我们都没有听说过。”柴保长叹气道:“要是知道……我们说什么也帮帮崔巧才是。”
“差爷,我真的只是想帮她。她一个女人照顾婆母,还要做买卖,马上又要生了,实在太可怜了。”
“差爷,我说。”祝茂将事情说了一遍,“……也实在是巧合,那个宅子我一直没有空去看,那天喝了几杯,就想看看,没想到院子里居然有一具尸体。”
“可现在怎么搞,小宝谁养?”
杜九言拱手,“大人英明。”
“那慧通是左撇子,臀部上有红斑吗?”钱羽问道。
“作孽啊。”
现在直接带到大理寺来,那十有八九就和崔巧的案子有关了。
中午,在大理寺的饭堂吃的饭。
杜九言撇嘴,没说话。
“你帮她将尸体丢枯井去了?”差役问道。
祝茂一愣,在心里大骂了一句婊子。他结结巴巴地看着差役,“还、还有什么?”
“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该不回来不露脸。”
差役问道:“知道为什么抓你回来?”
厉害什么,杜九言分明就是诱骗崔巧的,什么出钱给她婆看病,就是哄着她来投案的。
“她不杀行吗?你没听说吗,那个和尚逼的她没路走了。就是因为她是好孩子,所以才忍无可忍的杀人。”
守望相助,有事的时候,邻里相帮既是人情又是本份,所以大家都没有反对。
“别算上我们。”忽然有个尖细嗓门的女人喊道:“我家日子苦,自己顾自己都顾不了了。”
杜九言朝说话的女人看去。
月票超级给力,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