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案情细节(二)(2/2)
“二十那天,有人在崇安城外,看到管凡和郑三爷说话。”
郑文海一怔,道:“桂王妃,我们不走公堂。依照族规办事就好了。”
“安南流动在用的银子,难道还有别家的?”
又抬头看着管凡,问道:“你不请你家主来,请桂王和桂王妃来主持公道?”
“我看,你们就是狼子野心,想要挑起纷争。我告诉你们,我们家主才不会怕你们。”
“我不知道。”管凡说着,冲着门口喊道,“廖程你进来,和桂王妃说清楚,凭什么抓我。”
廖程看向管凡,问道:“隔日,你在升龙的刘氏钱庄内,存入了八十万,这钱,如何来的?”
郑文海一愣,冲着廖程打了个手势。
廖程躬身进来,冲着桂王和杜九言行了礼,道:“给二位贵人请安。”
廖程当着桂王和杜九言的面说道。
“家中下人若有失礼处,请桂王责罚!”
“这就要问他了。”廖程指着管凡道,“肯定是他将银子藏起来了。”
“不是?”廖晨道,“天底下有这么巧合的事?而且,这八十万两存入的白银,有不少都刻印着,我们郑氏的族徽。”
“我看看你的证据吧。”杜九言道,“这不违背你的规矩吧?”
请桂王和桂王妃来就意味着,要凭安南律例走府衙过堂。
“依照谁的族规?”杜九言道。
杜九言看向管凡,扬眉道:“你怎么解释?”
“二十。那天有人在崇安城外看到他和管凡说话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他。”廖程看着管凡道,“所以,除了他没有别的可能。”
杜九言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问廖程,“能不能确定,郑文银是从哪一天开始,真正失踪的?”
“谁知道这是郑文银的东西,早知道我才不会捡!”
“有他们在,你们休想借题发挥,牵连我们家主。”
他说着,从袋子里拿了一个木制的手串,打磨的光洁圆润,很有质感,一看就是价值不凡。
“我捡到的。”管凡道。
“这是我自己的钱,不用和你们解释。”管凡目光闪烁,咬定道,“总之,不是你们丢失的军饷。”
“来人!”郑文海指着管凡,道,“此人实在狡诈,先打他三十,我就不信梁克兴不让我打!”
“我也能确定。”郑文海道,“他每日不离手。”
廖程上前来,手捧着卷宗,道:“郑三爷七月十三离开交安府,十四中午来给家主请安,并领了两季的军饷,共计二百一十万两。”
管凡喊道:“你们冤枉我,我又不想牵连我们家主。这事儿请王爷和王妃主持公道最合适。”
“更何况,他可是梁二公子的妻弟,若非证据确凿,我们也不会抓他,和梁主引起纷争。”郑文海道。
郑文海不悦地盯着管凡,道:“这事你可做不了主,要谈也是等你们家主来了,我和他谈。”
“是!”
管凡不能动,便跺着脚道:“我说了,这钱是我自己的,和你们没关系。至于你们的族辉在上面,也很好解释。这银子做出来不就是用来用的,我得了一笔银子,正好有几个是你们的,有几个是梁氏,这都是正常的事。”
杜九言揉了揉头,道:“我怎么听说,郑文银的夫人也失踪了呢。可有眉目?”
他族里的事,就一定要在族里解决。
杜九言接过来把玩了一下,这个手串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但若仔细看,上面有细小的刻纹,而且经由人盘玩后,木头油光锃亮,很有辨识度。
廖程应是,立刻招呼人来打。
“证据是什么?”杜九言问道,“劳驾给我们看看。”
廖程冷笑了一笑,道:“从刘家清点的数额,八十万两白银里面,一共有两千二百锭都是我们的。”
桂王在椅子上坐下来,翘着腿喝茶。
廖程点头。
“在从崇安回升龙的路上捡到的。就在中途供人休息的下马亭边上,我拴马时就看到手串在草丛里。”管凡道,“我瞧着是个好东西,就顺势塞怀里,到家后就丢在桌子上,就没再去碰。”
那天斩刘云生的时候,他可是亲眼看见她很兴奋的。
振臂高呼,慷慨激昂,连他听着都要被煽动了。
“呵呵……”郑文海不知道说什么。
杜九言道:“郑主,我有个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