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银子去路(一)(1/2)
第819章 银子去路(一)
郭凹的朋友姓李,名叫双锚,六年前来到升龙后,开始跟着同乡一起做黑市的买卖。
他生的人高马大,穿着黑色的短打衣服,蓄着络腮胡子,非常典型的混黑市人的装扮。
“没想到在升龙见到杜先生了。”李双锚嘿嘿笑着,激动地道,“小人去年和前年回去的时候,到处都在说您厉害,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杜先生,一会儿您能在我帽子上写个字吗?”
“这样我戴着帽子回去,所有人都知道,我见着杜先生您了。”
杜九言笑了,道:“行啊,我现在就给你写,你想写什么?”
“就写……”李双锚想了一下,挫着后脖子道,“双锚兄弟,为人厚道!”
杜九言哈哈大笑,执笔在他帽子上写了八个字,最后落了自己的私章。
“嘿嘿,我下个月就回去,让所有人都瞧瞧,他们一准得羡慕死。”
“杜先生,您找我来是为了什么事?”李双锚问道。
李双锚左右看看,此刻坐在宴席室里听他们说话的,只有桂王一个人。
“郑文银有点胖,听说他早年习武的,所以应该有些武功底子。”李双锚说着,忽然想到什么,道,“您的意思是,他一个人抬不了这么多箱子?”
“但她家的一个邻居能证明,那天马氏在院门口下的轿子,他们还在巷子里说了几句话。”
“箱子。他箱子也不要了,就直接给我们了。”李双锚道,“箱子就是郑氏钱庄里,给客人装银子用的。”
“你和他说话了吗?他当时什么装扮,具体的时间你说一说。”杜九言道。
杜九言给管凡辩讼的事,今天一早就传遍了升龙,所以杜九言到来,他一点都不奇怪。
杜九言问道:“银子什么样的?可有郑氏的族徽。”
李双锚点头:“您要想去,我现在就引着您过去。”
“当时银子就放在这里。”李双锚道,“我们兄弟几个就在这里点算的,银子货真价实,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当场将银子搬回去了。”
“他一个人吗?院子在哪里,你可能找得到?”
“有!”李双锚道,“清一色都是郑氏的银子。”
“那个邻居确定?”杜九言问道。
“一共有十六口箱子!”李双锚道。
“是个不错的行当。”桂王赞赏道。
“李双锚。”杜九言说着,李双锚小跑着跟上来,道,“在!”
杜九言道:“不是他。他那八十万两,只有一小部分印着郑氏的族徽,除了郑氏的还有另外几个族里的银锭。他不说是因为他的钱来路不明,而和郑文银没有关系。”
“可是也太巧合了,他见到了郑文银,还捡到他的手串。”鲁念宗咕哝道。
李双锚偷偷用余光害怕地打量着桂王,桂王道:“怎么,我长的像银锭子?”
鲁念宗很满意,笑眯眯地走了。
李双锚害怕地道:“王爷您不知道,我们这个买卖是一本万利,根本不用投多少钱进去。只要有人来送钱,我们就能周转起来。”
十五那天,马氏去了娘家坐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银庄的掌柜姓郑,也是郑氏族人,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这里做掌柜。
“两个人抬着。”
鲁念宗耷拉着肩膀往外走,又突然回头问道:“什么时候去王城玩儿?”
“别的事?他可能有点心虚,所以全程都没开口。”李双锚回忆着,“哦,对!他站在箱子旁边的时候,打了嗝,我闻到他嘴巴里蒜味。像是清蒸什么菜的时候,切了一堆的蒜吃的。”
晚上,顾青山回来了,回道:“一路上打听过了,因为马氏坐的是轿子,所以没什么人见过。”
“胡说什么。”郭凹咳嗽了一声。
升龙这边海货多,各种各样的烹饪方法,这种切蒜清蒸很常见。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能解释的通,马氏为什么也一起失踪了。”杜九言停下来看着桂王,“你说,他为什么不找自己儿子帮忙?人高马大的大小伙子,肯定比马氏有力气。”
“不用查,小人知道的。”郭凹道,“这宅子的主人是广西人,做私盐买卖,一年来这里三次,每次住三五天。他都是和梁家那边拿盐,和郑氏这边没什么走动。”
“一共几箱子?”
一行人从院子里出来,杜九言和桂王道:“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郑文银不是一个人,他至少有一个帮手。”
杜九言道:“他这笔钱很好查来路。”一顿,和郭凹吩咐道,“你派个人去跟踪管凡最得力的手下,看看他这两天在做什么。”
杜九言道:“不敢劳驾您,您安心在书院里读书就好了。”
“马氏?”桂王问道。
“过几天就去。”杜九言道。
“我没什么不敢的,当即就说你只要有,我就敢要。”
“去银庄看看。”杜九言道。
桂王看着门口的两阶台阶,问道:“银子是用什么装的?”
王城里有漂亮的姑娘,看漂亮的姑娘比较有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