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陵上下圣心裁(2/2)
“提俸就是引子,安身三策最快也得年底开始了,宋朝虽已亡,可是以史为镜能知兴替,宋朝为历朝历代贪污案最少,最大原因就是待遇非比寻常,所以,这提俸是第一步。”裴钰正在御书房和周幽说正事。
“年底啊,还要等。”周幽金黄色的龙袍加身,实在是贵不可言,书房里九盏明灯,照的亮如白昼,“削藩,实在是等不及了。”
“陛下,三年都等了,不在乎这几个月。”裴钰倒是成竹在胸一般。
“这满朝文武不是朕所心忧的,有老师在,便可顶住大局,其余的全部杀了换新的又何妨,反正既有才华还有能力的新秀大把大把的在国子监,翰林院都眼巴巴的看着呢,这次京察空出来多少位子?”
“金陵大小官员共有三十五名官员被查,吏部和兵部的就有二十九人,剩余有些小衙门的不值一提。”
“吏部?兵部?洪泊岸,胡万言手底下这么多人被查,他们自己都没事?让崔兴去查查,别只顾着给元老面子,把朕的宫门熏的乌烟瘴气。攘外必先安内,这次不用手下留情了。”周幽看来始动了真火。
裴钰思忖一会,才小心说道,“洪泊岸可以查但是应该查不出什么来,但是胡万言,陛下还是要缓几天吧?”
“怎么,三哥的旧人我就动不了?”周幽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胡万言和周契在军伍时就是生死兄弟,胡万言这个兵部尚书可比周契的太安侯坐的还长,“几十年不挪挪窝,说不过去,让他滚蛋。”
“陛下,太安侯那边,已经死了一个陶先生,到年底这一段就不要再打草惊蛇了。”裴钰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太安,哼,我倒是差点忘了,敏敏还有个十分棘手的老师呢?两名暗卫竟然了无踪迹,朕的暗卫现在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胡万言动不得,洪泊岸又是个出了名的洁身自好,让他们再多待几天吧!”
“陛下,还有一件事,陛下应该不太知道。”裴钰好像听到鹿俊的名字想起来什么。
“怎么?”
“七年前,臣尚在太安,那年八月任江南一带的乡试主考官,陛下还有印象吧?”裴钰回顾往事,不由得捋捋胡子。
“对。”
“当时江南一带也包括太安学子都去参加乡试,鹿俊也在其中。”裴钰停顿一下接着说道,“洪泊岸当时已然是吏部侍郎,他给臣送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务必不能录用鹿俊。”
“哦?还有这等事?算起来,七年前,这鹿俊不过十三,就去参加乡试,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神童了,可是又和洪泊岸有什么过节,他俩八竿子打不着吧?”
“鹿清安和洪泊岸师出同门。”裴钰一句点题,“皆是师从青竹先生。想来洪泊岸不是在为难鹿俊,而是为了保他,明眼人都知道二十年前鹿清安死的是不明不白,恐怕洪泊岸另有所图。”
“去查查,这算是个新消息。那好吧,明天把补缺的人名单递上来,我要过目,胡万言和洪泊岸就先放一放。奥,对,延文在国子监待了这么久,提上来吧。”
“犬子还需多多磨练,陛下还是-”裴钰一听提到自己长子,立刻反对。
“主意已定,裴延文进翰林院先担总编撰一职。另外还有一个人提兵部侍郎。”
“陛下要提的人的是-”裴钰只得接受自己长子的升职,而且周幽可是第一次提拔新秀,不知是谁。
“张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