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水潇潇(1/2)
词曰:经年又是春归也,无语春愁,
又过心头,夏雨冬风晚作秋。
江湖儿女江湖老,往事悠悠,
风月如钩,唯有河山空自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一首《采桑子》,道却人生悠悠,便似四季更替,冬尽春來,春去夏至,夏末又秋,秋收复冬,如此循环往复,江湖风云,老却多少英雄儿女;多少风流归尘土,却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年复一年,云移风过,花开花落;转眼又已到了康熙四十五年。
这一日,是八月十三;洞庭湖上,秋风习习,已是午后,阳光西斜,似万点金辉,斜斜地挥洒在水面上,荡起无数细碎的光影。波光粼粼。
一叶轻舟随风而至,舟头立着一个白衣秀士,书生打扮,左手持扇,右手里拿了一本厚厚的书,此刻,那秀士正极目远眺。
但见水光潋滟,晴空万里,阵阵秋风吹起波涛滚滚,“啪啪啪······”地拍打着船头,似在斜阳晩风之中,响起动人的节拍。
那秀士见得如此景色,不禁心旷神怡,索性把书放在舟头,以手中折扇轻击船弦,便随兴高歌起来。
但听得他放开歌喉,唱的却是当今名动一时的词牌《金缕曲》,只听他唱道:
“放眼洞庭去,
水濛濛、晴波万里,气吞如虎。
渺渺江湘流东注,为羡君山留顾。
情莽莽、归程心路。
放筑依依歌故国。叹英雄多桃源成隐,
凭应尽,泪如许!”
那秀士歌到此处,己吟完上阙,不由得勾起故国之情,故国神游,心生感慨,眼中隐隐含着泪花,接着唱吟下阕,声音渐渐显得激越悲凉:
“暮然回首关山远,
叹人间、朝发夕暮。诸葛情境,
算尽天涯归无用,旧恨茫茫尘土。
唯我尔、悲吟梁父,
云水关山愁无数,问长天存一腔心泪,
随日月,竟何处”
那秀士放声高歌,初始感吟山水,抒发泛舟洞庭情怀,之后感怀旧事,心伤流光似箭,江山依旧,而故国已不复存。
纵令诸葛亮在世,便欲复我旧时山河,却又有何妙策免除生灵涂炭,只怕也只能徒具伤感而已。
那秀士心到此处,无奈之情徒生,歌声便是激昂悲壮,唱到后來,尤显苍凉,竞然勾起往事,正自呆呆出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