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万点霓虹里(1)(1/2)
高吟天和唐琳一路向前,但见得山水蒙蒙,果然是一派风光甚好。
绿*上,目不暇给,匆匆里许,这一段路就到了尽头,前面是一道宽约五、六尺许的小石桥梁,横架在一条小河两岸。
远处小山丘脚下云雾笼罩之间,隐隐现出一座寺院,此外,极目透过云层,望不见尽处。
唐琳叹道:“这文殊庙果然了得,是个好去处,云缭雾绕,竟然透出一派肃穆,今人困囤尽消,只不知这里可有一群宝相*的和尚。”
高吟天道:“那船家不是也说了这里是个好去处么?宝相*的和尚不知有是没有,不过这里的和尚一定很善良好客。”
唐琳一本正经地道:“吟天哥哥,此言差矣!”
高吟天道:“琳儿,此言哪里差了?”
唐琳道:“你说这和尚们善良与否,可说不准,说不定也是一批杀人越货的强人也未可知。”
高吟天道:“不会吧,寺庙是出家人修身养性之所,佛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况这里人来人往,怎会到此地步?”
唐琳打趣道:“那也说不定,等会儿到了庙中,说不定有一个老和尚会拿着一柄戒刀走过来对你说,阿弥陀佛,这位小施主,此处应化缘,银子三千两。赶快拿出来。”
高吟天道:“赶快?慢点不行吗?”
唐琳道:“这要问一问我手中的大戒刀他肯不肯等你。”
高吟天知道唐琳又在逗他说笑了,便道:“不会吧,他和尚怎会向我化这么多银子,我瞧他见我这穷样子,多半早就消了此念。”
唐琳伸出小拳头在他面前一晃,道:“小施主你还装穷,你能穷得过我和尚吗?还不快点拿来·····”
两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已经到了小石桥头。
忽听书声朗朗: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卻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随着读书声渐进,但见一个年老道士迎头从对面石桥上走来,那道者满头白发如银,但脸色光润,犹如孩童一般,当真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高吟天心中不禁暗自奇怪:“这道士读的不是道家经典《道德经》,不知他读的是什么,但仔细听来却似乎含有高深的道理。”
高吟天于道家不甚了解,但他这神龙派原是道家派系,他在灵羽玉洞中四年,专练师门功夫,只可惜师门遗下的只有两册秘笈,书中自有少许内容涉及《道德经》。
此外则一无所有,故而他只知《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其他一无所知。
唐琳不解,悄悄地问道:“这道士他······说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