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雪域飞歌 > 115.用鼻涕吹泡泡

115.用鼻涕吹泡泡(1/2)

目录
好书推荐: 若夏有你是幸运 男神大人,放肆爱 EXO左岸孤城 exo之呆萌女孩要逆袭 不聊斋 汝城旧巷深 阴阳先生之鬼影森森 镇魂街之终极反派 大官人西门庆 前夫你好

秋收结束后,张浩天他们进入了短暂的农闲时间。组长决定抓紧时间开展学习活动,他把村干部召集起来,要给大家宣讲*南巡讲话精神。他拿着《西藏日报》一字一句地念:“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新观点,将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每念完一段,洛桑就给大家翻译带讲解说一通。拖着鼻涕的“列席代表”比大人听得还认真。组长每念一句,他们就鹦鹉学舌地跟着念一句:“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大家忍不住掩口失笑,可村长脸上没有表情,始终平心静气地听着,只是添柴加水时会露出浅浅的微笑。

组长念完了,让大家讨论。工作组的同志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自己的认识。组长说:“不要我们几个人说,你么也发言嘛!”

村长不吭气,添了把火,问:“深圳这些地方的人吃糌粑不?”

大家笑了起来。组长说:“他们不吃糌粑,但是,他们找到了发展的道路,比我们这里富裕、发达!”

村长说:“我们不能和人家比,我们是山区,耕地少,洪水、旱灾、地震等灾害多,自然环境恶劣,水利设施也不健全……”

还没说完,组长就打断他:“不要强调客观原因,要改变落后环境首先要改变思想。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看看这群不上学的孩子,怎么指望他们改变受穷的状况?”

村长看了看正在用鼻涕吹泡泡的孩子,不再说话。

张浩天见没人发言,组长也不说话,也不知道会议结束没有,就把几个孩子拉过来,指着报纸教他们识字。后来,这些孩子养成了习惯,张浩天走到哪他们就追到哪,拿着报纸问他怎么写、怎么念。张浩天突然有了个想法,他把这个村的贫困状况和孩子缺少教育的事都写进了驻村报道,呼吁社会的力量帮助村民改变这里贫困的面貌。

洛桑看了张浩天写好的报道,说:“这个办法好,说不定就有爱心人士来帮困济穷。”

过了两天,组长又开始念报纸。张浩天说:“不要念了,趁每家的劳力都在,赶紧组织人力把那个五保户老阿妈的房屋修一修,还有水渠,也该加固一下了!”

组长一脸的不高兴,说:“报纸不是你们记者写的吗,难道自己都不想看?”说完,又大声念起来。

刚念了个开头乡长就来了。她挺着又大又圆的肚子,说:“冬天快到了,年轻人过完年又要走了,还是组织大家把水渠加固一下吧!”

村长一听就站起来给大家布置工作,然后跟着乡长走了。

组长一脸不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对组员说:“站着干啥,一起去!”

加固水渠的活并不比割麦子轻松,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压在背上还没走两步,腿就开始发颤。乡长安排工作组的同志去河边同男人们一起挑选石头,自己则带着一群女人背着石头去加固水渠。张浩天不明白女人的活为什么比男人重,但女人好像并无怨言,男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男人在干涸的河床中精挑细选,把那些模样端正的石头抱起来,重重放在女人背上。女人握着羊毛绳两端轻轻往背上一搭就稳稳套住了石头,唱着歌朝山坡上走去,还有余力和男人打情骂俏。

张浩天和邓安抬起一块石头,当乡长挺着大肚子走来时,怎么也不忍心把石头放在她背上。张浩天要求和乡长换,男人们都哈哈大笑。张浩天只好硬着头皮把沉甸甸的石头放在她背上。

水渠修好后,乡长又带领大家修复了垮塌的田埂,还简单加固了五保户快要倒塌的房屋。繁琐的体力劳动总算告一段落,组长正想继续念报,村长突然通知说要大家到乡里去开会。大家急匆匆赶到乡里才知道会开不成了,因为乡长昨晚生孩子了。张浩天万分内疚,半个月来没少往乡长背上放石头。

大家转头往回走,洛桑却说要去县城办点事。晚饭前他背着一包东西回来了,笑嘻嘻地从口袋中取出几瓶啤酒、几个午餐肉罐头和几个苹果,又小心翼翼地捧出个蛋糕放在张浩天面前,说:“生日快乐!”

张浩天接过只有碗口大的蛋糕激动得热泪盈眶。

洛桑充满歉意地说:“不要嫌蛋糕小,我跑遍了整个萨迦县才找到一个卖蛋糕的地方,还是手把手教师傅才做出来的!”

大家早已等不及听他细说什么,打开罐头撬开啤酒。

邓安说:“多亏是浩天过生日,否则我们哪有这样的口福!”

组长说:“墙上的羊腿早已成摆设了,乡长那么客气,害得我们再不敢吃!”

蛋糕吃了一半,洛桑才想起口袋里的纸帽子,摸出来套在张浩天头上,说:“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浩天写的那篇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我刚才在路上碰到村长,他说村里收到了很多捐款,还有人要来这里义务支教呢!”

张浩天把帽子摘下来,说:“没想到报道还真管用!”

邓安趁机往张浩天脸上抹了一团奶油,说:“功臣,功臣!”

大家也都抓起蛋糕抹在张浩天脸上。张浩天挡住大家的手,说:“别抹了,没水没电的,弄脏了没法洗!”

组长喝了一口啤酒,说:“是啊,这里又缺水又缺电,想想我们能为村里做点什么!”

张浩天说:“还是办个学校好,老师来了没有教室可不行!”

邓安说:“是啊,总得给孩子们找个挡风遮雨的地方!”

组长问:“钱呢?”

洛桑说:“是啊,建一个学校可不是小钱!”

张浩天又说:“要不买辆拖拉机,不能再让女人背石头了!”

组长不同意:“你看村里哪有拖拉机能走的路?只有去乡里那条路宽一些,但也过不了拖拉机!”

次多说:“给他们买个磨青稞的机器吧,这用不了多少钱。”

组长看了看昏暗的灯光说:“你看这电压,能带动机器不?”

想不出好办法,大家一时没了兴致,吃了两块肉就躺下了。

第二天,大家背着牛粪筐在沟里转,一边捡粪一边想着昨晚没完成的帮扶项目。牛粪装满了麻袋,太阳也快落山了,还是没有好主意,大家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邓安刚走上木桥就踩到一块断裂的木板上,身子一斜,满满一袋牛粪撒到河中。张浩天扶住差点掉进河里的邓安,跳到河里把还未冲走的牛粪捞起来,突然有了想法,说:“有了有了!我们为何不帮村里修一座桥?”看大家都看着自己,补充道:“听村民说一发洪水这座桥就被淹,村民要不趟着冰冷的河水过河,要不就要绕几公里才能出村。我有个同学就在日喀则交通局,专门修路架桥,何不请他来帮忙?”

洛桑一拍大腿说:“好!”

组长拿不定主意,问:“修一座桥要多少钱?”

邓安捂着扭伤的脚,说:“看见没有,一条腿多少钱!”

次多说:“要修就要修一座结实耐用的。”

张浩天说:“最好比原来宽一些,能过拖拉机!”

组长还是摇头:“好是好,可是钱呢?”

次多说:“你就知道钱、钱、钱!干什么不花钱!”

洛桑说:“你是组长,钱由你想办法!”

张浩天说:“石料可以就地取材,劳力村里也有,设计就不说了,我那个同学绝不会要一分钱,无非是买水泥要花点钱。”

组长说:“好!次多,你马上给厅里打报告要钱,我这就去找村长。浩天你赶紧去找同学,争取在我们走之前把桥建好!”

第二天张浩天就去找胡坤。他在路边小店吃了碗面条准备搭车,可招了几次手也没一辆车停靠,看时间不早了,便徒步往前走。没走多远发现路边停着一辆卡车,一个藏族司机正在货箱上捆绑羊毛。张浩天还没靠近,就听见“啊”的一声,看见司机从车厢上摔下来。张浩天立刻奔过去,看见司机痛苦不堪地捂住腰部,手里还握住断了半截的绳子。张浩天四下看看没有一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司机咬着牙问他:“你会开车么?”张浩天摇摇头。司机说:“你把我背到驾驶室,我教你!”

张浩天把他背上车,重新把羊毛捆好,胆战心惊地握住方向盘等他发号施令。司机咬着牙说:“踩离合器……挂挡……油门……”张浩天小心操纵着,当右脚轻轻踏在油门上,看见车徐徐往前移动时,又惊又喜。

车跌跌撞撞、有惊无险地开到了日喀则地区医院,张浩天把司机送到急诊室便急匆匆朝胡坤单位走去。

张浩天见过的“毛眼眼”说胡坤正在开会,并请他去办公室坐会儿。张浩天坚持在门外走廊里等,他来回闲走了几步,听见会议室的声音很大,好像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便侧身聆听。

胡坤的声音飘了出来:“钢筋混凝土桥梁因其经久耐用,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较好适应高原地质灾害频发、极端气候持续时间长的要求。而且被我们长期推广使用,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我坚持选用这套设计方案。”

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们不能因为历史悠久、广泛使用就一成不变。过去,我们没钱,什么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完全有实力建更加新颖、美观的桥梁。为什么不求新求变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