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被羊踢中(1/2)
不久,那曲农牧局的多布杰打来电话,说山羊绒生产基地和羊绒分梳厂已经建好,让张浩天快来看。张浩天和李小虎立刻赶了过去。
多布杰说先带他们去看看山羊绒的产毛情况。吉普车开到一片宽阔的草滩,远远就看见一户牧民正在给羊剪毛。太阳把羊圈照得温暖明亮,牧民一家围着羊忙个不停。男主人把一头毛绒绒的公羊按倒在地,另一个男人围着另一只山羊打转,两个女人和老人熟练地剪着羊毛,一个十多岁大的孩子把剪下来的羊毛装进编织袋里。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骑在一只威武的羊背上,怀里还抱着一只小羊羔,正学羊叫。
李小虎被这温馨的场面感动了,立刻掏出相机拍起来。收起相机看见牧人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只毛绒绒的山羊变成了粉嘟嘟的无毛狗,突然心血来潮非要一试身手。多布杰帮他选中了一头公羊,可李小虎一直在和它兜圈子,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抓住羊。他只好放弃和山羊的较量,转身夺过女人手中的剪子。刚剪了一下,羊一个翻身“腾”地站起来,跑了。羊,一半是长长的毛,一半是光秃秃的皮,怪模怪样地乱跑,大家都在笑。
为了挽回面子,李小虎鼓起勇气抓过一头羊,用尽全力按到在地,可是看似温顺的羊却不近人情,一个翻身站起来,用蹄子猛蹬他的肚子。李小虎“嗷嗷”怪叫,比刚才的样子更加狼狈。李小虎爬起来,拍掉头发上、脖子里的羊毛和羊粪蛋,说:“浩天,你不要笑,有本事你来!”
张浩天晚起袖子,说:“看我的!”可只剪了两下,羊就痛得“嗷嗷”怪叫。张浩天不忍心再试,扔下剪子站起来。
牧人一把拉过羊,轻松地按在地上,刀起毛落,不一会卷曲的羊毛就像收割机下的青稞,齐刷刷地落下来。
多布杰介绍说:“这就是你们上次来草原看见的那批羊产下的后代,经过几年的培育,目前已广泛养殖。这种羊抗病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产绒量很大!牧民尝到了甜头,不用我们宣传都抢着养。”说完走过去,仔细察看羊毛的弹性,用尺子丈量羊毛的长度,之后又和身旁一名技术员把满满一袋羊毛挂在秤上,在本子上记着数字。多布杰说:“太好了,出毛率比其他山羊高出20%,长度也增加了不少。”
张浩天说:“每只羊都要测量吗?工作量很大啊!”
多布杰说:“这个测量方法还是宋建华手把手教我的,我们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准确的数据!”
张浩天问:“牧民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必然会大规模养殖,不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吗?”
多布杰从口袋中掏出一个本子,说:“还记得这个笔记本吧?宋建华担心过度放牧会超过草原的承受力。他收集和分析了大量数据,确定了科学的放养比例,还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措施。我们就是根据他的建议拉起了隔离带,通过草地围栏、禁牧封蓄、退牧还草、轮季放养等措施缓解草地压力,确保植被有休养生息、喘息修复的机会。”
张浩天接过本子,看见宋建华熟悉的字体,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其间还夹着叶和根的标本。
多布杰说:“我们依照他分析的植物生长习性和规律,筛选和培养了不少优良牧草,通过大面积试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张浩天又问:“羊比过去少了,牧民没有意见吗?”
多布杰说:“这么好的品种,养一只羊相当于一只半的收益,牧民的收入不减反增,怎么会有意见?据统计,这两年草原牧民年人均收入比过去增长了两成以上,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张浩天说:“太好了!”
多布杰说:“只可惜宋建华走得太早了。山羊绒生产基地规模越来越大,种羊不断优化,草原生态越来越好,这一切他都没有看到。”
张浩天捡起一缕雪白的羊毛,夹在笔记本中还给多布杰,说:“他已经看到了!”转身问牧民:“你们养了多少头羊?”
牧民说:“我和我兄弟两家一共养了三百多头,我剪完羊毛就去帮他家剪。过去我和兄弟都是靠贩盐过日子,辛苦不说,收益还少。现在,我们就靠羊毛每年的收入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明年,我们还要增加养殖,扩大规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张浩天欣慰一笑,对多布杰说:“带我去草场看看吧!”
多布杰把帐房外的两匹马拉过来,把一条缰绳递给张浩天。
李小虎说:“还记得你第一次骑马差点被它踏破肚皮吗?”
张浩天没有犹豫,等多布杰简单交代了几句一翻身就骑了上去,一扬鞭跑出去很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