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递交作品(2/2)
在这些人看来,故事写的越长,代表着自己越努力。
而这种努力也有可能感动到评委,最终让自己获得个安慰奖什么的。
这个要求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错误想法。
短小精悍的短篇故事更能够彰显作者本身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评委们在作品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品味和判定奖项获得者上。
而这种篇幅的要求,对于参赛者来说自然也是一种额外的挑战。
要写出精彩的故事同时,还需要让故事的篇幅尽可能精简,让整个故事达到组委会的要求。
自然而然的,薛晓雪只能够将在这些配角们的描述上偷工减料了。
考虑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整个故事还算是相当不错的。
让柳杨感到有些费解的是,薛晓雪的两部商业作品在整体故事的铺垫,推进上显得非常的成熟,完全不像是一个高中生可能有的水平。
可是在这部参赛作品中,这种可怕的成熟度却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青涩感。
这种感觉柳杨并不能够非常好的具体,直接的描写出来,可是他却能够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
那就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的进行着试探性的前进。
场景的描绘集中在了几处,剧情没有太过于天马行空,它很明显是在一个设定好的格局内进行着。
与此同时,柳杨也能感觉到故事本身正在力求着一种不同于以往套路的创新。
比如像是反派并不是完全的一黑到底,他们有着自己的纠结和思想。
大人们的世界也不像是很多年轻作者描绘里那样灰暗无光。
故事中有着年轻人的幻想,同样有着大人的无奈选择。
像是一本现实童话,有着瑕疵,却也不能掩盖它本身所存在的亮点。
这是在最后的最后,柳杨给出的一个结论。
对于作品中所存在的不足,柳杨还是非常明白的告知了自己的学生。
不过,在薛晓雪明确的表示了这就是自己想要描绘的故事以后,柳杨也接受了自己学生的解释。
陆陆续续的,包括张思琪在内的学生们又有几位向着柳杨递交了参赛作品。
在统一整理好自己的学生们的创作结晶以后,柳杨正式将这些作品一份一份装订,递交给了文海杂志社的编辑部。
在文海杂志社的编辑部,这些作品将首先经过责编的分类选择。
其中一些恶作剧性质的白卷投稿,或者是涂鸦投稿将首先被剔除出来。
经过了这样筛选的作品,接下来首先将经历的是一波初审。
初审是由文海杯所有的编辑和记者以及特邀嘉宾的审批完成的。
这些作品将经过大家的交叉审核。
在经过了一位记者,一位编辑和一位评委的评分以后,得出的评分系数高于7分时,即可以通过初审,jinru到最后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