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望风而降(2/2)
在这一座城市又呆上了几天的时间,照样是安定民心,接见地方的豪强,向他们通报一下以后将土地收归国有的大政策,也鼓励他们将更多的资产用来投资到工业上面去。
如果能够充分的调动民间的力量投入到工业发展,这个世界的工业发展进程就会提升很多。
将这一边安定下来之后,方浩在这里又留下了一个五百人的火枪营驻守,带着大军继续前进。
在他逗留的这段时间里,路桥集团的修路队伍又往前推进了几百里路。
这一次推进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一场战争。
那是朝廷知道方浩起兵之后,派出了一支三万人的骑兵队伍过来迎战。
这一支骑兵队伍算是禁军中的精锐,都是方浩从关外调派过去的将领训练出来的。
只不过这一次出兵,并没有用上方浩调派过去的将领,而是另外任命的将领。
他们骑着禁军最好的战马,带着尧国最先进的武器,穿着尧国最好的盔甲出发。
如果没有方浩关外的那一支队伍,这样的一支队伍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精锐的军队。
可惜的是,今时不比往日,士兵的体力素质再好,遇上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也是枉然。
他们遭遇到那两千火枪营的士兵之后,爆发了一场战争。
结果是,三万精锐骑兵被这支两千人的火枪营士兵给碾压。
他们没有任何办法伤到敌人,却被敌人的子弹一批又一批的收割性命。
在战死了几千人之后,这支军队终于崩溃掉了,一部分选择了投降,加入到了修路队伍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逃到了京城。
这一场战争的消息很快就传播了出去。
三万尧国最精锐的军队出动,却被两千人的火枪营给虐杀,这样的战耗让一些地方大员心惊胆战,深深的明白到这一场战争的结局不会有任何的意外,只可能是方浩这边胜利。
就在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之后,西北方向又有两个省的布政使选择了效忠于北方的归元皇帝,表示和正统皇帝一刀两断。
——这个时候,方浩的队伍还没有打到那边去,但是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要在队伍打到之前就表示归顺之意,这样才能够表现他们对归元皇帝的效忠之心。
这并没有让方浩感觉到多意外。
大势就是如此,只要那些当官的不是愚忠之辈,不是愚昧之人,就能够看清楚局势是怎样的。
这完全是不对等的力量对比,只要他起兵,就可以一路碾压过去。
不要说现在可以,就算是一两年前也可以碾压过去。
现在只不过是给那些人一个光明正大投降的台阶而已。
在接受那些人的归顺之后,方浩又分派出去了十几个火枪营的士兵,于各地驻守,控制新收纳的两省之地。
出兵十几天的时间,归元皇帝的版图又多了两个省,这样的速度让归元皇帝非常的吃惊,同时心中也大喜。
——虽然这个天下注定不会是他的,但是能将这个天下从他最痛恨的人手中夺走,已经让他非常的惬意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