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康捷惨死济州城(1/2)
第二十八回康捷惨死济州城
宣和三年二月初一,张叔夜等雷部众将率六万余山东荡寇军往山东征讨梁山军去。
张叔夜,盖天锡,贺太平,张伯奋,张仲熊,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王进,康捷这些雷部之将于行军途中皆无话语。
因为大家心中都清楚,仅仅六万余兵马。
根本就无法对抗星君就算按宋徽宗所言,加上济州的兵力也不过是仅仅将近二十万。
而目前仅就梁山军的兵力,就有二十五万之众。
再加上与梁山达成联盟的白龙山,盐山,虎翼山,蛇角岭,足有四十万余数。
他们这些兵马真的就如宋徽宗所言,仅仅足以作周旋之用根本无法对梁山军形成大规模进攻的态势。
所以众将的情绪都很低落,因为实在是看不到未来。
这其中王进的心情最为低落,说起这王进却不是别人。
正是一百单八星君之中,天微星九纹龙史进的授业恩师也。
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史进的一身高强武艺。
却说这王进当年因遭高俅之迫害,携老母出走京师。
母子二人几经辗转投奔到史家庄,也因如此王进成为了史进之师。
并且教会了史进一身武艺,使其成为日后梁山军之中的一员勇将。
而后,王进同老母离开史家庄至种师道麾下为将。
这其实也是天意如若王进继续留在史家庄,就无法参与星君与雷部之战。
但是毕竟他身在雷府三十六将之列,与云天彪和陈希真等皆是一会之将。
命中注定,王进是要淌上这滩浑水也。
这次听到张叔夜要出征山东之事,他是主动请缨相随的。
这就是天意的作用也,冥冥之中王进自家跳入了火坑也。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王进自投奔至种师道麾下,一直没什么立功机会。
空耗了这许多年,不过仅是一平平之将。
王进是个孝顺之人,自家地位不高倒是无妨。
可就是苦了自家老母也因为王进之地位所拥的朝廷俸禄很有限,无法给老母像样的生活。
因此听说张叔夜要出征山东,便主动找到了张叔夜。
想要成为其部将,通过随张叔夜出征山东而建功立业。
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家老母能够过上较好的生活。
王进的这个目的,真的是为了孝道。
可偏偏就是为了这个孝道,王进由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张叔夜见到王进,看其一表人才并且武力高强并且也知晓王进身属于雷将之列。
这点要特地说明一下,此次雷部众将私自下界转世。
大多都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始终记得他们下界的原因。
就是要报前世之仇,也就是当初与一百单八星君的仇隙。
这也是他们这些年一直与星君拼死相战的原因,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那份执着。
但王进偏偏就没有保留住前世的记忆,他自家并不知道自家是雷将转世。
因而,他对于星君的仇恨就不似其他雷将一般至深。
他想要出战山东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家的老母。
而不是同其他雷将一般,出战山东的目的就是要将星君赶尽杀绝而完成这场本来不该发生的星君与雷部之战。
如果还有更好的机会,他也不会主动请缨出战山东。
但天意就是要让他出征山东,就这样王进成为了张叔夜之部将。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
但王进观现在的形势,凭这支山东荡寇军的兵力。
就算再加上济州的军马,也拿不下梁山贼寇。
既拿不下梁山贼寇,如何又能使他王进建功立业?
但王进与其他雷将的心情不同,其他雷将即便知道拿下梁山的希望不大。
但他们还是要全心去面对这场星君与雷部之将,因为他们始终要记得前世与雷部的仇隙。
但王进却没有这个记忆,因而他对于征讨梁山之事。
在王进的心中,对梁山之征战的决心已隐隐发生了动摇,
这正是为,日后张叔夜之败埋下了伏笔。。。。。。
张叔夜这支山东荡寇军的队伍,将官虽然多数仍是想与星君拼个你死我活。
但兵卒的队伍,整体士气却十分之低落。
这支六万余的队伍虽然是来自京师,并非是山东境内之军马。
但梁山军现在的威名,早已传到了京师。
即便是京师宫内的禁军,都知道现在的梁山军得到了天庭神将之相助。
也是因为这点,宋徽宗才重新有了招安梁山之心也。
宋徽宗崇信仙道,自然不敢和天庭对抗到底。
凭这些兵力能剿灭便剿灭梁山,如剿灭不了就采取招安之策略。
如此一来两头都不耽误也,也亏这宋徽宗打得一手好算盘也。
无论结局如何,都是他宋徽宗自家获利也。
不过天庭此次派秦琼等五位天庭神将下界,并非是为了惩处这位徽宗帝。
目的只是想将星君与雷部之战扭转,并且将将雷部众将尽数杀绝使其回归天庭受责。
说到底不过是星君与雷部之间的事情,宋徽宗这点有点想多了。
他赵官家自有他赵官家的命数,不过这也是在天意之中。
冥冥之间,宋徽宗算是间接相助了星君事业。
因为他给张叔夜的兵力,实在不够剿灭梁山。
所以就等于是给梁山军减轻了压力,再说回这支山东荡寇军的士气。
因为听到了天意相助梁山的消息,在还未出征之时士气便十分低落。
又得知这支队伍仅仅六万余兵马,士气更是跌落到了极点也。
因此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张叔夜等雷部众将见此也不好多说。
众将心中都清楚,这支队伍实在很难与梁山军交手获胜。
张叔夜等心中也觉得对不住众军,于是一连拖到了宣和三年二月二十才接抵达了济州府。
此时的济州府的最高长官,已经由高俅换作了云天彪。
在接到京师调令的那一刻,高俅的心情便飞上了天。
当天,高俅便带起李虞候以及众家将启程往往京师而返。
而云天彪等心中见高俅要被调回京师,也是十分欣喜。
因为这高俅留在济州只能是碍手碍脚,如若与星君再度开战这高俅只会是个累赘也。
所以,云天彪等众将是将高俅欢送而走的。
而云天彪在高俅走后,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济州的最高长官。
此时的云天彪麾下众将尚有云天彪,云龙,刘广,风会,唐猛,孔厚,毕应元,闻达,欧阳寿通,呼延绰,马元,皇甫雄,共是十二员将官。
这其中相比之前从郓城带来的阵容,其中又少一位便是女诸葛刘慧娘也。
说起刘慧娘,前文交代过她已是身患绝症。
又经过前番于乾坤关下同云龙为秦琼所擒,受了很大的惊吓。
刘慧娘身上的绝症就愈发的加重,待到了济州城内即卧床不起。
云天彪,云龙,刘广等见*娘如此,均十分之焦急。
*娘在雷部的地位自不必说了,雷部的首席智囊也。
如果雷部还先要继续与星君对抗,对敌计谋方面还是要依靠刘慧娘。
尤其是刘广见自家女儿如此,更是心急如焚。
于是寻了济州城内最有名的医师,前来为女儿诊视。
此时自家的两个儿子已然命丧于梁山贼寇之手,刘广绝不能允许这个唯一的女儿再出事。
但那医师与刘慧娘诊视一番,只是一声叹息。
刘广见军医如此,便问刘慧娘情况究竟如何。
那军医只说了一句道:“慧娘军师已是无药可医。”
听完此言,刘广登时如五雷轰顶一般。
在那个瞬间,刘广的精神殿堂即彻底土崩瓦解了。
云龙得到这个消息,也如乱箭穿心一般痛苦。
抱着刘慧娘,就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
云天彪等雷部众将,也随之流下了泪水。
即便是悲伤至极,但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刘慧娘尽力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展现现在刘广,云龙面前。
一直强调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终究要有一死。
所以教刘广和云龙不必如此伤心,一切都在该有的命数之中。
刘慧娘看的的确很开,也不得不看开。
而刘广和云龙见*娘如此,心中也稍有释怀。
宣和三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刘慧娘在自家病榻之上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曾经使星君屡屡吃亏的雷部女诸葛,就此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刘慧娘一道魂灵,悠悠往天庭而返。
不得不说,刘慧娘的结局可以说是雷部众人中最美好的了。
自家留下了囫囵身躯,而且走的十分安详。
这主要是因为刘慧娘手上并没有星君的血债,因而得到了较好的结局。
云龙趴在刘慧娘尸首之上,哭了个死去活来。
数载夫妻之情,就如此断了。。。。。。
刘广的表现却与云龙大不相同也,只是木然站在一旁。
双眼直愣愣的看着自家女儿冰冷的尸首,脸上却毫无表情。
此时的刘广,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也。
因为自家的三个儿女便是刘麒,刘麟,*娘皆已全数身故。
刘广的生活,由此失去了全部的盼头。
心中便彻底空了,即便是生死之事也都看淡了。
所以,刘广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而云天彪等众将自是悲伤不已,他们心中已然清楚刘慧娘这一撒手而去。
日后与星君的仗,便更难打了。
雷部日后的命运,就添了更多的未知数。。。。。。
刘慧娘棺木,葬于济州城外一处幽静之地。
一座洁白的墓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安详。
如此一来,张叔夜一军便成为了云天彪一军唯一的希望。
因为目前,只有张叔夜与云天彪两军携手方能继续与星君对抗也。
单凭云天彪一军的力量绝对不是星君的对手,与张叔夜一军携手方是正道也。
得到张叔夜一军降至济州的消息,云天彪便引众兵将于济州城门下等候着。
并且,于济州府衙排好了一场接风宴席。
待张叔夜等一军出现在云天彪的视线之中,云天彪便招呼众兵将一同上前热烈迎接。
张叔夜,盖天锡,贺太平,张伯奋,张仲熊,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王进,康捷等一见云天彪等殷切前来。
心中顿时感觉到温暖,情绪随之被调动起来。
云天彪等见张叔夜等心情也是一般,天意所定雷部内部之感情。
其实与星君之间内部的感情其实相差无几,都是十分之团结。
这也是星君与雷部之战,一直能持续到今天的原因。
无论是星君还是雷部,内部都不会轻易出乱子的。
内部之间彼此都如亲人一般,如今张叔夜和云天彪两处汇聚自然是十分之亲切。
两处将官相对而站,一时间居然热泪盈眶起来。
这正是雷部之将久别重逢的感动,现在陈希真一军在外间眼里已经是全军覆没。
所以张叔夜一军加之云天彪一军的两处将官,彼此都认为是世间之上仅存的雷部阵容因而彼此相见更加之亲切。
云天彪热泪纵横,与张叔夜哽咽道:“张,张主帅,我等可算将你们盼来了!”
张叔夜此时也如云天彪一般,双目泪流道:“云将军,我等来晚了!”
说罢与云天彪紧紧相拥了起来,其余的数十名雷将也都相拥在了一处。
而并不在雷部序列之中的呼延绰,马元,皇甫业等,也纷纷受到了雷部气氛的感染同身后军卒都动容流泪了起来。
泪水之中,雷部众将的心中又燃烧起了希望之火。。。。。。
一阵感动过来,云天彪等相迎张叔夜一军入城。
张叔夜首先安排城内军士严守四门,守备妥当。
随后便同云天彪等入府衙,吃接风之午筵。
宴席之上,此时尚有将官张叔夜,盖天锡,贺太平,张伯奋,张仲熊,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王进,康捷,云天彪,云龙,刘广,风会,唐猛,孔厚,毕应元,闻达,欧阳寿通,呼延绰,马元,皇甫雄共是二十五员。
这便是山东荡寇军的全数将官阵容了,也可以说是十分豪华了。
宴席之上众将官举杯畅饮,都在抒发心中之苦。
张叔夜一军之将官乃是抒发去岁南征讨方腊之苦,云天彪一军之将官乃是抒发去岁与星君交手之苦。
这其中刘广和云龙饮的最多,皆是因刘慧娘之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