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庶帝 > 第一百五十章 因俗分治

第一百五十章 因俗分治(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科魔之战 排队看我装 99次告白:恶魔老公,求别闹! 重生霸道俏总裁 我真是齐天大圣 都市吸血鬼公寓 我的阴间手机 深度蜜爱:腹黑老公,悠着点!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穿越时空的斩魄刀

太子悠悠道,“简单得很,孤若是大辽掌权的草原贵族,就将归顺的外族人全部定为‘少数民族’。”

“无论人口多少、风俗远近,都作为‘少数民族’,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名,只象征性地给‘少数民族’中的少量‘族人’参与‘推举’的权利。”

“一旦奉行这样的‘推选集中制’,掌权的契丹贵族,就能名正言顺地将外族人完全隔绝于国家的政治领域之外了。”

朴丽娥闻言,不禁一怔,好一会儿,才慢慢开口道,“殿下,您真是……太聪慧了。”

太子瞧着朴丽娥有些呆呆的模样,不由又笑了起来,“你忘了,孤是汉人,像‘推举’这样‘文明的政治游戏’,再没有哪个种族能比汉人玩得更好了。”

朴丽娥心中感想万千,“这样说来,韩藏明其实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帮助汉人罢?所谓‘一国两制’,表面上是以契丹为尊,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向契丹部族灌输‘先进’的汉文化罢?”

太子抚掌道,“正是这样,现下,你可明白孤的意思了罢?”

朴丽娥点了点头,“谢殿下教诲。”她顿了顿,又道,“殿下,看来这‘辽国’一题,您本不须奴婢建言。”

太子抿了抿唇,朝朴丽娥展颜一笑,“其实,孤寻这个由头,就是想同你一道说说话。”他轻声道,“今天是七夕呢。”

——————

——————

1二韩一康: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

2韩藏明是韩延徽

3“秉节弗挠”

公元907年,刘守光囚禁父亲刘仁恭,自立为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掌权后连年征战,实力日渐衰弱,想结契丹为后援,就派遣韩延徽出使辽国,在面见耶律阿保机的时候,因为韩延徽坚持不肯向阿保机行跪拜之礼,惹得阿保机大怒,将他扣留下来,让他到野外去放马。

《资治通鉴》: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劝谏说:“此人自持操守,不屈不挠,是个贤士,为什么要让他去放马,让他受窘迫和侮辱呢?应该礼遇于他啊!”阿保机觉得述律平的话很有道理,就召见韩延徽并跟他交谈,韩延徽的言论深合阿保机的心意,当下就下令让韩延徽参与军事谋划,成为阿保机的主要谋士。

《辽史》:述律后谏曰:“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太祖召与语,合上意,立命参军事。

4“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这句出自《世说新语》中“蔡洪赴洛”的典故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寻找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征召呢?“

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莫非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吗?“

5辽太宗是耶律德光。

其实耶律德光是次子,按照儒家的礼法来讲,应该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继位,但是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不喜欢大儿子,支持次子继位,原因就是耶律倍汉化程度太深了,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而述律平奉行草原本位主义,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度,当时契丹的贵族也站在述律平这一边,坚持拥立次子耶律德光。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初,阿保机死,长子东丹王突欲当立,其母述律遣其幼子安端少君之扶余代之,将立以为嗣。然述律尤爱德光。德光有智勇,素已服其诸部,安端已去,而诸部希述律意,共立德光。突欲不得立,长兴元年,自扶余泛海奔于唐。”

然后耶律德光继位之后,就特别敌视耶律倍,耶律倍就逃到当时的后唐去了。过了五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然后后唐就被灭了,后晋成立了。

《辽史》: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其主所讨,遣赵莹因西南路招讨卢不姑求救,上白太后曰:“李从珂弑君自立,神人共怒,宜行天讨。”时赵德钧亦遣使至,河东复遣桑维翰来告急,遂许兴师。………八月己未,遣萧辖里报河东师期。丙寅,吐谷浑来贡。庚午,自将以援敬瑭。………冬十月甲子,封敬瑭为晋王,幸其府。

《辽史》: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自戊戌至戊申,候骑两奏南有兵至,复奏西有兵至。

6灭后晋的这个过程也很有历史讽刺意味,耶律德光好不容易把“燕云十六州”归到契丹了,再一次挥师南下,进入中原,灭了后晋。但是因为当时的契丹没有汉化,契丹兵一进中原就烧杀抢掠,后晋旧将和百姓全部起义,明明已经打下了后晋,但是耶律德光还是被迫让出了帝位,回程的途中,死在了中原。

《辽史》:十二月丁未,如南京,议伐晋。命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由沧、易、定分道而进,大军继之。

《辽史》: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初以兵二十万降杜重威、张彦泽,下镇州。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後,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於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馈饷非时,民不堪命。……戊辰,次高邑,不豫。丁丑,崩于栾城,年四十六。是岁九月壬子朔,葬于凤山,陵曰怀陵,庙号太宗。

7“横渡之约”:

耶律德光死了以后,当时有两个继承人,一个是述律平皇后的第三个儿子耶律李胡,一个是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耶律阮和他父亲一样,也是受汉化很深的,他继位后,立了辽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汉人女甄氏为皇后。但是述律平还是喜欢支持契丹文化的耶律李胡,然后双方就打起来了,耶律屋质就去斡旋,双方达成共识,结果耶律阮继位,为辽世宗。

《辽史》: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横渡,隔岸相拒。

《辽史》:太后复谓屋质曰:“议既定,神器竟谁归?”

屋质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人,复何疑?”

李胡厉声曰:“我在,兀欲安得立!”

屋质曰:“礼有世嫡,不传诸弟。昔嗣圣之立,尚以为非,况公暴戾残忍,人多怨。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

太后顾李胡曰:“汝亦闻此言乎?汝实自为之!”乃许立永康。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