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州府禁榷(2/2)
周胤绪道,“范大人指的是……”
范垂文道,“就是彭大人说,由琅州城内的几个大户牵头,去乡间收余粮的事。”
周胤绪“哦”了一声,道,“可那日范大人说,在琅州‘劫富济贫’,是断不可行的。”
范垂文微笑道,“依彭大人说得‘劫富济贫’,自然是不可行的。”他正色道,“不过,此法若变了模样来用,或许可一解琅州秋赋的燃眉之急。”
周胤绪心下一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哦?还请范大人赐教。”
范垂文道,“秋赋一事,至难的就是账目了,‘折色’、‘籴粜’、‘赈贷’,无一不要做帐,”他含笑看向周胤绪,“周大人若觉得账目上有什么出入,不如就将主管府衙‘公使库’的那几个小吏召来使唤,他们是做惯了账的,虽然不免有几分圆滑,但对周大人,还是不敢轻易怠慢的。”
周胤绪一怔,隐约已猜出了范垂文话里的几分意思,但出于谨慎,他仍装作懵懂地问道,“范大人的意思是……”
范垂文继续道,“再者,‘公使库’中的一应事物,府内官吏尽可任意支取,若实在秋赋难收,周大人不妨,将‘公使库’内的物什,作州府‘禁榷’卖于市坊,卖得钱数一切归于府衙,如此一来,何愁收不齐那‘折色钱’呢?”
周胤绪蹙起了眉,“州府‘禁榷’?”他想了想,有些迟疑地问道,“那不就等于……向百姓横加了一种新税吗……”
范垂文微笑道,“只是‘禁榷’而已,并非强买强卖,更不是任意暴敛,百姓若无需要,也可弃之不买。”
周胤绪道,“朝廷所‘禁榷’者,诸如盐、茶、铁等,皆为百姓不得不买之物,因此朝廷专买专卖,以此扩充财赋。凡此日常所需,朝廷早已实行‘榷买’,难道,这琅州还有什么‘漏网之鱼’,是百姓所需而朝廷不‘榷’的?”
范垂文胸有成竹地笑道,“还真有一样。”
周胤绪奇道,“何物?”
范垂文笑着吐出了两个字,“香料。”
周胤绪一怔,随即惊愕地抬起了头。
范垂文依旧微笑道,“若是琅州的所有香料都仅从这州府衙的‘公使库’中卖出,不仅周大人,连我与宋大人,都再不必为赋税一事日夜劳心了。”
周胤绪皱了皱眉,道,“话虽如此,可这州府衙的‘公使库’毕竟空间有限,如何能容纳全琅州百姓的所需香料呢?”
范垂文微笑道,“想来,只要周大人开口,琅州众商户都会体谅周大人的难处。”
周胤绪了然道,“我明白了,”他微笑道,“范大人是觉得,‘出钱’不如‘出利’,城中的大户们既不肯出钱下乡收粮,不如就让他们出让买卖香料的利润,如此,官民两便,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范垂文笑道,“正是如此。”
周胤绪笑了笑,道,“范大人之聪敏睿智,我远不及矣。”
范垂文看了周胤绪一会儿,微微偏过了头,“周大人似乎对此法甚有异议?”
周胤绪笑了一下,不置可否道,“异议算不上,只是,”他顿了顿,微笑道,“这两日我在公事上多费了些神,又耗了些精神,若能得一‘添香红袖’,便可助心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