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庶帝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集为霰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集为霰(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科魔之战 排队看我装 99次告白:恶魔老公,求别闹! 重生霸道俏总裁 我真是齐天大圣 都市吸血鬼公寓 我的阴间手机 深度蜜爱:腹黑老公,悠着点!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穿越时空的斩魄刀

徐知让又是一惊,面上却笑着哄道,“四皇子年纪是小,待四皇子将来长到同宫中娘娘们一般大时,学问定会远胜内宫妇人百倍。”

王杰很有现代青年风范地摆了下手,“罢了,罢了,”他抬起头道,“无论我的学问如何,我都不喜欢同纪娘娘一起住在‘山池院’。”

徐知让听了,心中拿定主意,回去定要把王杰的这番话完完整整地告诉父兄,他想了一想,又强笑着追问了一句,“那,皇后娘娘可知道四皇子的不妥?”

王杰摇了下头,有些颓唐道,“我不敢去打扰皇后娘娘。”

徐知让疑道,“为何?”

王杰咬了下唇,又转头看了站在自己身后的徐宁一眼,小声道,“昨日我偶然听见,”他犹豫着道,“父皇说,纪娘娘与我的母妃恭嫔十分相像。”

——————

——————

1《宋书》: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

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

还白,上以为瑞。

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史臣按《诗》云:“先集为霰。”

《韩诗》曰:“霰,英也。”

花叶谓之英。

《离骚》云:“秋菊之落英。”

左思云“落英飘濆”是也。

然则霰为花雪矣。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2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

苏子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苏轼《范增论》: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3“楚义帝可为天下之贤主也”

我曾经评价楚义帝,称赞他是天下的贤君。

就仅论楚义帝派遣沛公刘邦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宋义、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岂是非贤君者可以做到的?

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宋义,楚义帝必然不能再容忍项羽。

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

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

因此项羽中途谋杀义帝,必然不是范增的主意。

所以,项羽杀楚义帝不仅不是范增的主意;并且范增必然在项羽面前为楚义帝力争过而没有被项羽接受。

项羽不但不采用范增的忠告,而且还杀死范增曾经所拥立的帝君,因此可以推测,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苏轼《范增论》: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

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