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时运而冬(2/2)
孔弘矜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倘或真有什么要紧事,九堂兄大可以推说要先去信曲阜,问询圣公意见,可千万别……”
孔弘毅笑着接口道,“别一口应承下来。”
孔弘矜温声道,“若是九堂兄不想打扰圣公,我替九堂兄写信给内宅的太太们也是一样的。”
孔弘毅应了下来,又关切道,“小妹身子弱,别总操心外边的事儿了,我心里有数。”
孔弘矜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我近来替九堂兄写字回赠,倒比之前一直闷在屋里舒坦许多。”
孔弘毅听了越发伤感,“小妹若喜欢写,我一会儿就着人把昨日的帖子送来,节气里的帖子比往日只多不少,连周府的司阍都分辨了好久呢。”
孔弘矜浅笑道,“好,九堂兄只管将帖子拿来便是。”
——————
——————
1“孔府四大丁”
《孔府内宅轶事》:孔府每年的祭祀活动大大小小五十余次。
主要是四大丁(也叫四大祭,是每年春、夏、秋、冬的丁日)。
此外还有四仲丁(大丁后的第十天),八小祭(清明、端阳、中秋、除夕、六月初一、生日、忌日),每月初一、十五有祭拜,一年二十四节气还有二十四祭。
2祭九鼎十二首·其十·立冬·魁鼎迎神用《凝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时运而冬,乃神玄冥。
阴阳相推,丰年以成。
越陈嘉肃,牲牢粢盛。
来享来依,监于明诚。
3“衍圣公坐八抬金顶轿”
《孔府内宅轶事》:大祭前三天,小弟要住到孔庙的斋宿去沐浴和习礼,是用八抬金顶轿从孔庙的正门抬进去。
孔庙和孔府一墙之隔,有一小门可通,习礼期间随时可从小门回来,这规矩叫“明进暗出”,我们也时常从小门到庙里去看小弟。
4“衍圣公不祭灶神”
《孔府内宅轶事》:年前祭灶在孔府也很特别。
一般百姓家对灶王爷恭敬而虔诚,而孔府里的人们是瞧不起灶王爷的,认为灶王爷的地位远不如衍圣公高,财势远不如衍圣公大。
所以孔府的主人是不能亲自祭灶,只由当查的去祭。
灶王爷所在的房子也可怜得很。
他的神位不配供在孔府的厨房里,只贴在一小间多年不用的柴火间,烟熏火燎,墙壁乌黑,而且布满蜘蛛丝、灰尘。
每年祭灶时常由一名当差的去祭,那仪式倒也热闹,总有七、八个吹鼓手在前面吹吹打打,司垫提着跪垫伺候,还有一些小当差的捧着供品之类跟随。
在祭的时候,那当差的,好像是命令式地嘱咐几句,并不祈祷什么,因为“圣人自有天保佑”,灶王爷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到了我们那个时候,已经不大讲究这些了,只图热闹、好玩,小弟就亲自去祭过灶,由刘三元跟着,还有好多当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