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形势大好(1/2)
第二更
不管是河套来的,还是从唐山来的,亲戚们来一趟很不容易,好客的彭家人理所当然地热情招待,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让亲戚们心里暖洋洋的,乐不思蜀。
十三那天,从老家河套来的亲戚们走了,因为他们都是庄稼人,趁着开春的大好时光,要赶回家里翻耕土地呢!不可能住得太久。临走的时候,妈妈分别给彭禹的三爹和五姑手里硬塞了二百块钱当路费,而彭禹出面从范处长那里搞来一辆吉普车,把客人们送到火车站,直到列车开动才返回。
相比之下,居住在唐山的军哥他们都是城里人,再加上唐山目前正在大搞灾后重建,孩子们也不到开学的时候,回去也无事可干,于是索性在彭家长久的住了下来。
那个时候,镇子里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乐子好玩,最多就是看看农垦部组织的人马踩高跷和扭秧歌,再就是农垦部请来放映队,为村民们放了几部像《地雷战》、《红色娘子军》和《向阳院》什么的老电影;余下的日子,亲戚们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阿宝走街串巷的玩了。到了后来,在孩子们的怂恿下,就连一向胆小的二舅妈和三姨妈,也硬着头皮骑在阿宝的身上,慢慢悠悠地转了几圈,玩得十分开心,直呼过瘾。
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一大早,彭禹在火车上结识的朋友,区建安处供销科副科长汪庆洪,兴冲冲地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来给彭家拜年来了。说起来,汪家人已经来过好多回了;就在快过年的前两天,汪庆洪的爱人乔小燕,领着女儿汪超群,给彭家送来了自己炸的丸子、酥鸡和油饼等物品。来而无往非礼也,自然地,以彭禹为主的彭家人,也没少去汪家走动,给他们带去不少稀罕的东西;对待汪家的两个孩子,彭禹也很大方,等汪超群上学之后,他分别送给了她和哥哥,一人一支从美国买来的毕加索picasso钢笔。
人心换人心,六两换半斤;自然而然,彭汪两家处的关系异常密切,你来我往的非常频繁。
关于汪家人为什么在元宵节才来给彭家拜年,在酒席上,汪庆洪解释说,因为孩子他二爹去年开春挖排干负了重伤后去世了,再说汪庆洪的父母也还健在,都居住在河套,所以他们一家人年前就坐上火车回了老家,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直到昨天上午才回来。
汪家人的到来,让彭家又一次掀起了热闹的高-潮。和彭国庆相比,汪庆洪不但年富力强,而且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时间也长得多,锻炼出来一身好酒量,一瓶子高度数骆驼牌白酒进肚,居然只是脸色微红的毫无醉意。这一场酒下来,不但彭国庆醉倒在炕上,就连一向自吹自擂自己是无人能敌的海量的军哥,也心悦诚服的败下阵来。
说起来,中国人是很能折腾的,比起那个什么巴西狂欢节,除了没有搞上街游行外,其他的一点儿也不逊色。习惯养成自然,从正阳地区或者全国范围来看,大家的观念几乎都差不多,那就是不过完二月二老龙抬头的日子,这个春节就不算完;当然,就算单位已经开始上班了,但人们依旧吊儿郎当的心不在焉,没事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点个名就跑了,没有多少心思安心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