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教导(2/2)
“这就对了!”彭禹欣慰地拍了下巴掌;“一个人的幸福或者少数人的幸福,这不叫幸福,一个人的快乐或者少数人的快乐,也不叫快乐;只有让绝大部分人都感到幸福和快乐,那才叫真幸福和真快乐!小芳、超群,这个世界很大,人也很多,好人坏人都有,我们只有远离坏人,亲近好人,我们自己才不会变坏,我们才能每天收获到笑声、友谊和人生的幸福。”
对于汪超群和彭芳来说,彭禹的教导有些太深奥了,两个小家伙虽然理解不了那么深刻,但大体上还是明白了彭禹的意思;这一刻,两个小丫头一本正经地本着小脸,听的直点头。
因为教育的对象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尽管彭禹尽力简化语言,但还是达不到他理想的效果,这让他有种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憋屈感。
在前世,他在网络上看到过一则笑话:
某日,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到一所中学讲课,下课后,很多学生向校方反应,说他们听不懂陈老师的课,强烈要求换人。纳闷之下,校方经过调查,这才发现,由于对于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大数学家陈景润来说,中学的数学实在是太简单了,他在教学中,对每一道题只要扫一眼,想都不想,直接就给出了答案,省略了计算的方法、公式和步骤,因而,学生们都听得云山雾罩的,不知所云。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二者之间学问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陈景润看来简单的不需要多说的东西,在学生们眼中就不一样了,复杂的就和看天书一样。
今天,彭禹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虽然和陈景润相比,他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很不尽人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个有着五十多岁年龄、学识和经验的人,若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强行教给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这个难度确实很大;这就难怪,彭芳先前赞叹汪超群聪明,只会用“厉害”两个字来形容了,因为她们掌握的词汇实在是太有限了。那么,他们之间既然相隔着好几道鸿沟,该怎么沟通好呢?
彭禹皱着眉头思考了好一阵子,这才拿定注意:先教她们《弟子规》吧!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彭禹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教导着这两个小家伙,并且一字一句地解释给她们听。人的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汪超群来说,彭禹解说三四遍后,虽然有些字眼还拿捏不准,但大致意思已经搞明白了,所缺少的,只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而小彭芳的表现却差了一些,尽管她也听得很认真,但在理解能力上和举一反三的变通上,和汪超群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的。即便如此,彭禹心里还是十分的高兴,虽然妹妹的智商没有汪超群高,但也相差不远,算得上是聪明伶俐和出类拔萃了。
《弟子规》篇幅不长,只有360句,共1080字,是集孔孟等圣贤道德教育之大成之作;它和《三字经》一样,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在上一个时空位面,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弟子规》和《三字经》传播极广,妇孺皆知,是我国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必修之课。
就这样,等到彭禹做好饭,爸爸妈妈他们陆续回到家里之后,小彭芳和汪超群已经学会了大半的《弟子规》内容,可以朗朗上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