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讨伐有缗,并无不妥(2/2)
“干大夫言重了!”
干辛好一番侃侃而言,人群中突然又冒出一个声音来。
癸漠然抽了一下嘴角,他就说嘛,如此吵闹的时刻怎么可能少得了豢龙逢?
“大王。”豢龙逢对癸一礼,道:
“有缗氏当年无端在春祭上死了一个君侯,现任有缗侯便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兄弟两人感情又好,这有缗侯一直以来心怀怨气也是有情可原的,如今不过也就是趁机耍耍性子罢了。至于谋反一说,如果不经查证就直接将其定罪,确实是容易冤枉了他。”
有缗氏之所以会与大夏积怨,都是他当初一手造成的,他也为此出使有缗大半年,又是送礼又是好言好语的小心伺候,那情绪敏感的有缗若才最终接受了他的安抚,勉强恢复了对大夏的朝贡。
可是这家伙好容易“老实”了那么多年,今天却突然又闹这么一出,豢龙逢也着实头痛。
不过让他更为头痛的还在后面。
癸满面邪肆、阴阳怪气道:“哟,豢龙大夫与我谈‘冤枉’,也不知有缗氏这最初的‘冤’和气都是从何而来的?”
事隔多年,癸再次当着众人的面狠戳豢龙逢的痛处,说得他无地自容、一张老脸是又黑又红。
癸一声浅“哼”,正起了面色,对所有人道:
“这么多年来,有缗若屡次三番不拿我大夏当回事,眼色之间时常对我多有不敬。我念在他年少丧兄才忍了他这么多年,他却不知悔改,越发无礼。就冲这一点,他便早该受到教训了。以我之见,讨伐有缗,并无不妥。”
大家霎时骇然,毕竟癸决定的事向来无人能改。
不过寒乾作为三正之官,此时仍必须要提醒帝癸以国家大局为重。
他起身上前。“有缗氏固然有错,但大王可想过,有缗是出了名的不善战,大王一旦出兵攻伐,便难保会让人以为是我大夏有意借口惩戒有缗逃归而以大欺小。再者,夏的灾年刚过,农粮有待恢复,也实在不易在此时大动干戈,还请大王三思!”
—————————————
【注释】
●《竹书纪年》记载:“(帝癸)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遂灭有缗。”
《左/昭四年传》:“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
●有缗氏:地处商丘以北,早年大禹接受舜帝的禅让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建立夏朝,同时封舜帝的两个儿子分别在有缗国和有虞国。
有虞氏早早就因造反而被灭了,而夏朝末期的岷山氏据说也是姓妫的,具体是由有缗还是有虞分裂而出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岷山,位于巴蜀,与费昌的辖区有所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