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火攻袁军1(1/2)
建安十三年七月二六日的一个清晨,朝阳的光芒倾洒在泰山的青石城墙上,留下的影子勾勒出了泰山恢宏的轮廓。“吱呀”一声,泰山三丈高的主城门缓缓开启,一列列军队从城中走出,分列城门两边站好,之后城门中相继骑马走出二十余人,身后跟着的竟是泰山大小两百余名官员。
骑马者中为首的便是齐鲁公、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诸葛家的当代家主诸葛圭,他的身后则是他的弟弟诸葛玄,三个儿子和青州十余名武将。诸葛圭回首道:“子穆,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奉先和文则已经先行前往乐安,你带着亮儿到北郊校场点完兵,也立即出发吧。”
诸葛玄点头道:“那为弟这就出发了,你和均儿前往琅琊也要小心金刚门偷袭呀!”诸葛圭点点头,又对身边的大儿子诸葛瑾道:“瑾儿,这段时间你代为父全权处理青州大小政务,若有决断不了的,派人送往琅琊便是!”
“是,父亲!”诸葛瑾抱拳道,“请父亲、二叔、两位弟弟多保重身体。”
诸葛圭目光望向远方的地平线,高喝一声:“那咱们启程吧!驾!”随着诸葛圭话音的落下,泰山城出来的上千兵士分成两股,分别向南北方向赶去。
诸葛亮,诸葛家的二公子诸葛亮,在与小腹已经微微隆起的婉儿依依惜别后,也一拨马头,随着诸葛玄前往北郊校场点起三万精兵,杀向了前方阵地。
自从当今圣上下旨要曹家和诸葛家讨伐袁家以来,三家一直在积极备战。曹家和袁家早在十天前就交上了火,两次战斗下来,双方各损失了近万人,僵持不下。诸葛家吕布和于禁带领七万北方军团也和袁家多有摩擦,但多属小打小闹,十几天下来,双方损失均不足千人。
诸葛家家主也就是诸葛圭思虑再三,决定诸葛家要搞次大的,遂让诸葛玄和诸葛亮师兄弟四人带领诸葛家在泰山的全部上等兵攻打袁绍,赵家四兄妹也带领他们的三万黑山军找袁家算账。诸葛圭自己则带领高顺管亥和三弟诸葛均去南方军团支援张辽,亲自面对金刚门。<>诸葛瑾则临时代诸葛圭处理青州政务,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在诸葛家家主的心中,早早决定了下一人家主的继承人是谁,并示之众人,以免将来发生阖墙之争。
对于诸葛圭的这个决定诸葛亮早有准备,因为诸葛亮了解诸葛圭,虽说诸葛圭在政治上颇为老练,不拘小节,但在他内心中还是一个很传统的人,除非诸葛瑾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否则长子世袭天经地义。
诸葛亮考虑了再三,决定将吕蒙留在北海,以配合崔浩的治理。其余北海诸多文武官员均被抽排到了南北两条战线。但愿这次战争能让自己有更多的功绩,让自己在诸葛圭心目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吧!诸葛亮一路上自嘲的想着。
从泰山到乐安,数百里的路程在急行军下仅花了四天,不远处便是黄河了,诸葛玄举目望望远方的地平线,意气风发的道:“传令下去,再加快些速度,两个时辰之内便可到达凤凰渡口大营了!”
“是!”随侍在诸葛玄身边的那个督将立刻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