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无功而返(上)(1/2)
车粼粼,马潇潇,一路风云一路惊昭。有了太史慈这个当时猛将的加入,孔融一行可算是背生双翼了。一路上行进之快几乎可比大军急行军了,要不是总会有不要命的灾民拦路,没准现在的孔融一行已经到了范阳了。
便是如此模样的急行军,也让孔融这个大儒看透了这个时代。朝廷无主,幼帝刘协仍被董卓挟持,各地的刘姓皇族不仅无一人率兵勤王,更有刘表一流竟然趁机广纳氏族。相比与其他地的诸侯,刘备这个身处幽州的诸侯便显得急为突出。若不是古代通信困难,没准那些流民灾民便要拖家带口来幽州了。
一路一来,破家灭族者有之,落草为寇者有之。天下大乱之际,各地牛鬼蛇神也相继登场。昔日惶惶不可终日的冀州,因为瘟疫原因,转眼变成大汉死地。连带的州中灾民也成了避之不及的可怕之物,一路上孔融光是看见病死的便有数千之数。很多地方因为死得人太多,老远的便可以闻到尸体腐烂的味道。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孔融一行定然会直接绕道而行。也正是如此,才导致数日未曾抵达幽州。
自幽州与鲜卑开战至今,已有半年时间。转眼已至秋天,如今经过吕恒的干预,幽州大地遍地的良田,处处冒着丰收的气息。可相比与冀州,不同的是冀州如今虽有良田遍地,却无人可以跑去收割了。便是缺粮如青州黄巾者,都宁愿饿死也不愿往冀州一行。也正是如此,冀州大地有许多无人看守的良田也已经被荒废了。
看着眼前的景象,孔融不由大声感叹道“这是亡国之象啊!唉!”车外正一脸严肃的太史慈在听到孔融所说之后,也顿时悠悠的叹了口气。
“字义为何叹气?可是也为之摇摇欲坠的大汉叹气?”
“大丈夫生于世,对于如此大汉却无能为力。可恨自己无能不能解万民之苦,不能行大丈夫之志,故而叹气”
“哦!不知字义志向何处?”
“大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听得太史慈之志,孔融顿时为之动容。要知道古人观其人,明其志。只要在古代你有远大的志向,任何人都会高看你一眼。只要你不是什么造反的志向,往往人们都会认可。在听完太史慈的志向之后,孔融在内心对太史慈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字义当为一世之人杰也,不知此去幽州,子义对刘备吕恒之流是何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