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波澜起 > 正文 第一卷 第一章 少年春衫正当时

正文 第一卷 第一章 少年春衫正当时(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强女王:早安,修罗殿下 足球大咖 顾先生,我在暗恋你 职业快穿:boss总让我撩他 莲花仙印 神道炼香火 快穿攻略:宿主有毒,快跑! 为了天依写下去 都市至尊天师 魔本无情

第一章一点朱砂一声笑

凉州本来就是鱼龙混杂,草原上的佛宗占了先机,皇帝不得已大兴北武当,甚至在不到三年之内连连敕封真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但对于龙虎山来说,是嗤之以鼻的,小打小闹而已。玄天上帝顶死了不过直上九重天,龙虎山上供奉的是三清祖师,铁板钉钉的三十三重天,老神仙辈分又是极高,自然不屑在主殿供着北方大帝的北武当,庙再大山头太小,于礼不合。

再加上老神仙不愿让李惊澜太过招摇,直到出了凉州,才寻了一家龙虎门下的小道观,沐浴,焚香,辟谷,净衣,参拜三清祖师,祷告师祖,行了三叩九拜的拜师礼。

老神仙这才将自己的名号,师承一一向李惊澜交代清楚。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群峰绵延数十里,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怡神静心,江南独秀。千年前,两仙鹤导引祖师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韵清奇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飞升之后,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一十三代,奕世沿守1200余年,任世间王朝更替,荣宠不减,官至一品,位极人臣,黄紫贵人,比比皆是。今时今日,任周朝如何看重儒家,但“南张(道尊)北方(夫子)“两大世家,不容置喙。

老神仙年逾百岁,姓张宗熙,论辈分乃是本代道尊张承乾的师叔祖,师承十代祖师张宝元,只因年少时曾戏作一诗:

三十紫贵三十贫,三十塞上逍遥游。

人生青山处处是,天涯尽头玉皇楼。

一语成戳。

三十年困于天师府,为先皇周文平祈福祷寿,清词买太平;三十年游方天下收得两名弟子,太平真人姬虞山于八八之寿时,有仙乐天降,化虹而去。直入天仙;玉鼎道人赵虞水,以剑入道,斩龙镇海三十年,观海悟剑,成就地仙。三十年,塞上布道,与沧境烂陀山腰山道之右,建一小庙,非上师不足与言,不足以辩,不辩不可南行,以一己之力力阻烂陀山一脉南下。以至于先皇,今上无不为之倾倒。谓之:真道人。

张宗熙虽然年逾百岁,但本身境界也还在一品天象境,一个是老道士天性使然,另一个是老道士一脉修的玄门正宗玉皇楼,玉皇楼本是龙虎山道祖以龙虎山七星楼云绕日升之时,坐崖观道而生,老道士自从十一岁入长安,三十年回山,三十又三十,不过几十日的光景,坐观七星楼不过寥寥数次,自然是缺少些运数。

张宗熙一桩桩一件件,娓娓道来,李惊澜听得瞠目结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七色绯夏:魔法学院录 洪荒:我以力证道成圣 光阴之主:从五行散修到混元万道 剑舞王朝 我在修仙界坚韧不拔 仙子,你听我解释 共渡 长生从垂钓宝鱼开始 无上仙主:修为无限提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