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封神第二部中的几个神话人物(1/2)
(代叙)
《商周演义》第二卷《诸侯争霸》又作《蝉玉的故事》,这卷书里面提到的几个神话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品评的话题,今天将他们重新又演绎了一遍,但愿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在这里向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黑夜先生的构思。
第一个人物是哪吒,历史上这个人物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这个人呢?
第二个人物是孙悟空,他是哪里人?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呢?
第三个是杨戬,他究是何来?第四个是雷震子,名取何意?还有一个是韦护,他究是佛教里的人物吗?(在佛教里,有一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韦陀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注明一下,本书用韦杵,乃是沿用封神版。)
这些人物,他们那张牙舞爪的样子,一直深入人心,今天,黑夜重新为他们演绎一番,希望能让大家改变看法。
“二十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对这些神话人物的想象中。由于我们家乡土话音比较轻,读哪吒(nezha)都读成(nucha),我就在想,哪吒是不是就是奴叉?奴隶们为了活命,举着叉造某一王朝的反?或许是一个叫奴的人物,使用叉这种工具,很会使,很厉害。这是可以放飞想象的。”
“闹海又作怎么讲呢,哪吒闹海,本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大闹东海的故事,这当然是神话,一个七岁的小孩,还不晓事,单从陈塘到东海,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它只有在神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那么,闹海是不是它的另一谐音闹害的意思呢?闹害就是很厉害的意思,我们这里,一般说某人厉害,都说他多闹害吆,现在大部分地区对小孩子不听话,坏,难缠,都会说这家小孩多闹害,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解释哪吒闹海,我们就能做这样解释,一个叫奴的人物,(或许是一群奴隶)手中的武器就是那挖地的叉,特别厉害,运起来随心所欲,简直是所向无敌,于是,在封神正源第二部里,催生了小说人物幺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