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商周演义 > 第四十二回起兵马张山为帅败判军婵玉发石

第四十二回起兵马张山为帅败判军婵玉发石(1/2)

目录
好书推荐: 风铃怨系列一:怪校奇谈 重生之孤神传说 总裁爹地霸道宠 末世重生:女人,休想逃 林门娇 证道九霄 萌妻枕边宠:总裁,求个婚? 祸长安 福妻难求 大佬她好凶哦

第四十二回:起兵马张山为帅败判军婵玉发石

那日,鄂顺迎接二殿下殷洪,口称千岁,“千岁,千千岁,小臣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殿下此来,路途遥远,定受了许多无名之苦,啊,殿下若是有所失,岂不是小臣的罪过。”

殿下还是小孩子,倒也说不出许多道理,念着方相所教,他哇的一声哭出来,“鄂侯,父王身边奸人当道,母后遭遇其害,请你发兵相助,清君侧,除小人,他日功成,鄂侯你功不可没。”

鄂顺说:“殿下的心情我理解,这个事急不得,我们得商量一个万全之策。”

“啊,鄂侯,这事怎么不急,你快拿主意吧。”

见二殿下着急,****暗笑,这小孩子还是藏不住心思,且把他稳住,以后的事情也就好弄,虽说南王树起了反商的大旗,但打上朝歌,争霸天下,却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今日殿下来了,岂不是好事?可以借他的名声把那些游弋诸侯的心稳住。

当下,****就道:“殿下,我主南王闻听朝歌惊变,殿下下落不明,心内一直是焦急不安,怕殿下出了意外,后来听说殿下已经脱了朝歌奔南疆而来,他的心内方有所落定,在微臣的建议下,南王特建了圣殿,虚待殿下,以便殿下到来后同举义旗,师出有名,天下群侯必将响应,啊,殿下可登圣殿,自立为皇,封我主为并肩王、岭南王,天下豪杰必竟相来投。到那时,兵发朝歌,奸贼尤浑费仲必为惊慌,国母之仇必也能报,大王闻知是殿下前往,必也惶惶,或可让贤于殿下,呵,经此折腾天下大势必趋稳定。”

殿下听****如此一说,也没有了言语。强龙不压地头蛇,殿下初来此地,还不能在语言上压制****。

于是,在****的安排下,殿下盥洗更衣,登上了金殿。

殿堂金碧辉煌,二殿下看在眼中,一点也不逊色父王朝廷的殿堂,小孩子带着攀比的心理,既高兴也有点不悦,他在想,这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好的宫殿呢?想把朝歌那边的宫殿比下去吗?

二殿下想着心思,目光又游弋起来,丞相****上前施礼,“殿下,请登宝座。”

南王鄂顺亦是恭恭敬敬,“殿下,请,上宝座。”

殿下坐了上去,****就对着两排文武开口:“闻殿下来南国,我主南王星夜完成此宫殿,虚待殿下,起仁义之师,伐无道,为国母洗血海深仇,诛杀奸贼尤浑费仲,清理后宫妖妃。啊,只有殿下继承大统,方能续成汤的江山万年。”

二殿下在南王鄂顺推拥下,登上了南王宝座,小孩子家,心里只觉无限满足。丞相****又上书,请殿下下旨,“殿下,请你下旨,加封南王鄂顺为一字并肩王,监国大将军。”

殷洪准了,当着群侯的面宣了。遂在宝座右前侧又加一座,请南王坐了,念方相护主有功,仍封为镇殿大将军,****为丞相,原岭南王座前镇殿将军张山则被加封为平北元帅,克日起兵,进朝歌,清君侧,除佞臣。

那些犹疑的小诸侯,如箕水侯夏侯纯,壁水侯欧阳木,奎水侯万矢良,参水侯司马空,轸水侯上官飞等人,他们虽节制于南王,但对南王反商的政策却是不满。

这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说纣王昏庸如此,诛杀了南伯侯鄂崇禹,他的儿子要替父报仇,起兵伐纣有什么不可,怎么还有诸侯不响应?

这个话在这里我要讲清楚,否则,本书多处不是显示出矛盾来?古语叫做以臣伐君就如以子吊父,也就是说臣子向君王问罪就如同儿子向父亲问罪。在那时,儿子向父亲问罪岂能为天下道德之士容得?

呵呵,就算是现在,父亲有了错,儿子也不能去打父亲呀?最多不过是儿子脱离家门,远走他乡,父子不再生活在一起,就如本书中黄飞虎远走西岐一样。

但当这些游弋的诸侯听说殿下亲临,他们却不能不正眼相看,呵呵,这又为什么?父子父子,父子之间哪里有深仇,只是需要调和,所以,殿下到这里来,游弋的诸侯看他就如大王亲临一般。

是故,在南王的号令下去,群侯是无不响应,南王的大军迅速增长十多万人,由元帅张山带兵,直奔朝歌的南方门户,第一道关口白沙关。

这白沙关守关主将叫熊完,他真是个完熊人物,见敌军声势浩大,料到抵抗不了,他就开关投降。

张山大军没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第一关,自然是军威大震,又直奔第二道关口曰三水关。

这三水关的守关主将总兵马方,却是有些骨气,他拜道人刘忠为师,训练了一班武士,准备死守三水关。

这刘忠有些异能,会唱天灵灵,地灵灵。他所训练的武者,皆是孔武雄壮,光着上身,口中喊着:“神灵保佑,刀枪不入。”

马方有了他作依峙,心中坦然,开了关门,领军迎敌。二军对垒,元帅张山帐前两位牙将陈规陈设请战,刘忠带着一班弟子迎敌,唱着歌,“天灵灵,地灵灵,何方妖魔起祸心,但有天师在这里,不教他们渡此关。”

陈规陈设兄弟俩没有见过这场面,几招之下,便魂飞天国,刘忠道人更是狂妄,大言之下,“啊,谁能敌我?”

元帅张山吃惊,这一平常小关都拿不下,还谈什么进朝歌,擒纣王,急令左右,谁可为本帅拿下此贼?

众将面面相觑,不敢上前,此刻激恼了一位,挺身而出,“那老道不要猖狂,爷来会你。”

只见这个人儿相貌丑陋,恰似山鸠,相貌平凡,众人都不识他,为什么呢,他不在二百诸侯之位呀,呵,那他又是个什么人呢?竟敢在三军将士之前出声应阵?

说好听的,他只是一员偏将,说不好听的,只是一仆从,无名之辈,只见他紧紧跟随着通州侯姚元,站在身后,如姚元的勤务兵一样。

原来,他只是姚元收的义子,名字叫韦。本来,这里没有他插话的地方。但他却插话了。

韦见众将退缩,他挺身而出,“元帅,小的不才,愿意擒拿此人,拿下此关。”

既然插上了话,事情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张山元帅此刻也不把眼睛向别的地方望,只望着通州侯姚元。

这姚元在南方的二百小诸侯里也是排名在前的有数几位人物,平常作事一向眼高,心机颇深。当他见张山元帅眼盯着他,心里有些恼怒。

他就怒斥韦:“小孩子家,你知晓什么?嘴上没毛,办事难牢。”

但元帅点将到了他,他就得应,否则军法也难过,当下,他就转了头对张山元帅请令,“元帅,小侯愿摔本部人马助阵。”

张山听说,自是大喜,准了。

于是,姚元就带着手下精兵出阵,韦和刘忠在关下见面。

韦开口道:“你这妖道,仗何等法术?阻二殿下为母复仇的愿望。挡南王仁义之师,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当快快离开,可饶你不死。”

刘忠骂道:“你这哪里来的毛头小子,这点大的人儿满嘴狂言,倒是哪个山垭掉下来?嘿,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把祖宗的训导撂到一边,做无父无君,不仁不义,反抗朝廷的恶举。”

“好家伙,你不要多说,我们手底下见真章。”

双方语言不合,打了起来,刘忠念着诀,手中青铜剑一挽,一片剑花,把全身都罩了起来,更有一般壮汉在旁,围着他转悠,口中念着“天灵灵,地灵灵,无上法师显神明。”

这一边在气势上明显要比韦这边高强,姚元在心里就暗暗嘀咕,好小子,你是初上战场,什么规矩都不懂,可不要把我拖累了。

韦是楞头青,他见对方的气势,就愣楞的望着,啊,这是怎么了?做法事还是打仗呀?再看他使的兵器,和对方比起来很简单,只是一件铜杵,人家杵谷物的,一般都是木头的,他这倒好?不但是青铜的,还比那木杵都要粗。

他见刘忠的气势大,就抡起了杵,像风转一样转着,“老道,来吧,爷不怕你。”

刘忠就道:“好小子,你这不会是假的吧?”

韦毕竟年少,他也不晓避嫌,只接就说:“臭老道,是真是假你就试试吧。”

他这样说,刘忠倒是疑惑,按说真家伙都是深藏不露,他这莫是木头的,只是用来吓唬人。

刘忠心里话,凭自己多年的本事,试就试一试,不信他是真的,这么粗的家伙要是全铜制的,得多重呀,他怎么就抡得动?难道我手中这利刃只是切菜的,就怕了他?

他心中是这么想着,人也就不知觉的靠近了韦,手中剑只一伸就搭上了杵,两下里剑走银蛇,杵舞青光,就僵持上了,这时只听砰啪一声,啊,这是什么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