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离三山母女流泪 论道德慈航略逊(1/2)
[[[cp|w:237|h:300|a:l|u:chapters/20101/8/]]]第七十回:离三山母女含泪论道德慈航略逊
邓秀成家之后,三山关交由他接手,太鸾仍为副帅,由他们警望东方,注视东伯侯的动向,子牙很是放心,这里已是西岐的一扇重要门户,行动皆影响着武王的声誉,武王贤名要想千载传,三山关里根基要打牢,邓家兄弟并太鸾贾成组合成新的三山关五虎将,犹是钢铁长城,当是无坚可摧。
“邓秀成家立业之后,肩上便会有所重担,谅东伯侯必会因此有所顾虑,不敢窥伺这里,我西岐也因此会得到修生养息。”
闻子牙之语,燃灯大师,慈航,太乙等人皆颂。
“姜丞相果然高明,所望甚远,非一般人所能看到。”
“哪里哪里,我也普通人也,不过是比别人善于谋划些。”
子牙谦逊,众人更是仰慕,跟着这样的丞相走,准是没有错,于是,在邓秀成亲之后,土行孙杨桨幺奴韦杵等一干人追随着子牙,欢乐的离开了三山关。
蝉玉跟随着土行孙,向母亲依依告别。
“娘亲,我去了。您老在家要保重身体,娘亲,我走了以后,外面的事情有哥哥照应,家里的事情有嫂子,你老就不要再多操心了,养好身体就好,娘亲,女儿现在跟随孙将军到西岐去,也是为了三山关将来能好,过一阶段,天下形势安定了,我还会从西岐回来看望你老人家。”
“去吧,去吧,小鸟儿长大了,都要飞离母巢到外面觅食,啊,女儿,外面的风雨儿大,你可要多加注意,更别忘了这里还有妈妈,还有哥哥嫂子,你的亲人。”
“娘,我会记得的。”
为了女儿的前程,邓老夫人含泪挥别女儿。
母女俩正在痛哭流涕的时候,嫂子娇娜闻讯,急急赶来于小姑婵玉告别,别离亭里,姑嫂依依难舍。
娇娜极是婉约,行为腼腆,虽有新妇开宫之苦痛,却无一丝娇柔之态显露,她对婵玉说:“小姑,此去西岐,路途遥远,你和孙姑爷可要相互照顾好,多保重身体。”
“谢谢嫂子关心,啊,嫂子,你不要担心我们了,还是说说你吧,下次我回来的时候,可要看到我的小侄子。”
姑嫂两下本都悲伤,为了调节气氛,婵玉对嫂子摆起了手势,娇娜瞬间羞红了脸,连连对着婵玉比划,道:“小姑不羞,不羞,下次回来,你也要带着小外甥来呢。”
婵玉非新妇,对男女之情,自是开朗些了,她闻嫂子之语,竟是围着娇娜的身体丈量起来,“啊,嫂子好身材,今后小侄子必定聪明。”
被婵玉手指相触私密肌肤,娇娜只能咯咯笑,姑嫂取笑了一回,依旧和好,相拥惜别。
“小姑,珍重了!下次回来须和孙姑爷抱着小外甥一起来。”
“嫂子,我答应你,啊,你也保重,给我们邓家添个大胖小子。”
、、、、、、
听闻相父从南方凯旋归来,武王姬发迎出城郭,相互见礼已毕,子牙就向武王介绍了慈航道人。
“贤王,此位尊者,乃南方圣贤之师慈航道人是也。”
面对圣君,慈航并不行跪拜之礼,却是单手立掌作揖,道:“贫道见过贤王!大王乃当世圣贤,吾怎敢落圣贤之师之名?此誉实乃南方民众的谬赞,姜丞相,这是你客气了。”
并不因对方是大王而寒碜自己,这在别人应该是恐惶不已的事,慈航道者却处理的如此得当,一举一动当真有着尊着风范。
武王欲求得治国之良策,对他的行为也就欣赏,并不因他礼节不全以为忤,而与他交谈也极是和气。
“闻尊者道德高尚,孤盼望久矣,寝思暮想,不能自己,今尊者既来,当以常伴左右,聆听尊者道德真言,以便此生得以教诲。”
“贤王客气了。”
“尊者,莫要推脱,道德之理当予直言。”
敬佩武王有一代帝王的风范,慈航讲道极尽详细,“贤王,道德礼仪,浮化万民之道,教化大义,臣服天下之理,世间因果,皆有来处,万般道理,皆有定律,若为万民遵守,仁君是为表率。”
慈航为武王提供了浮化万民的根据,武王听了很高兴,慈航果是超越圣贤类的人物,这道理说的多好,很有道理,当听。
于是,当即宣旨慈航道长入宫为王室诸多王亲国眷授课。
慈航接旨,进了宫中讲坛,呵呵,央视第一届百家讲坛开课了。
武王令兄弟姊妹,一并宫妃俱来听慈航开讲。
“世间万物,皆秉承因果,前生种树,后生得果,前生载花,后世向善,前世作孽,后世报应,前生血债,后生偿还,因果报应,从来不虚,因果循环正是天地化育大权,一切道德礼仪皆源自于它,道德仁义,乃吾辈应具的德性,因而,圣人之德亦是天地化育的因果,夫子之能皆是前世修行,世间因果,避不可少,只有人人信吾因果,各行慈善,各尽孝悌,秉诚心崇尚道德仁义,以善因而感,天必降福来,人间自然风调雨顺,灾难不来,年丰物阜。人人知晓吾因果,大治之道也。不信吾因果,纵情恣意,为所欲为,逆天理感恶因,上天必以灾祸恶果来显应。”
慈航讲到这里,就有武王弟姬叔康问:“慈航尊者所讲,却是颇有疑惑,我不揣冒昧,就想请教于尊者,敢问尊者,世间万物,既是秉承因果,那世间为何就有人短命?有人长寿呢?这究是秉承什么样的因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多病,体弱不堪,还有人终身无病,健健康康呢?有人一世无妻,有人却又甘愿守寡呢?啊,尊者,有的人贤妻美貌,夫妻同寿,有的人父母双全,多子多孙,有人无父无母,一生又无子呢?尊者,在你所传因果一道,这些都该作何讲解呢?”
这正是解答西岐民众困惑的好时机,慈航想,这须抓住机会,才能把他的道德传播,故而,在王弟姬叔康话落后,慈航就端正形象,面容展笑,洪亮嗓音答:“王弟之所惑谅也是西岐大多民众所惑,啊,诸位檀越,凡此种种受果,皆是前世修为,今生所受,王弟问为何世间有人命短?又问有人长寿为何因?命短皆因他前世好杀生;长寿因他前世修行大,百禽放生寿泰康;又问有人今生多病为何因?有的人今世一生无病无灾痛又为何因?多病只因他前世酒肉凶,****无忌度;无病无灾因他前世悬壶,真心救助世人疾病多;又问为什么有人一生无妻儿?又人今生守寡又为何因?无妻因他前生偷奸,谋取窃盗他人妻;寿寡因她前世轻贱丈夫身;又问为什么有人长的貌美,夫妻又能同寿,这是为何因?只因他们前世花前念吾因果经,二人同念经,一世才能永长久;又问那父母能得双全是为何因?多子多孙为何因?父母双全因他前世敬重孤独人;多子多孙因他前世不杀生,乃是开笼放鸟人;又问无父无母是何原因?一生无子为何因?无父无母因他前世忤逆是个不孝徒;一生无子因他前世曾经水中溺死婴。”
慈航话音既落,下面已是一遍赞誉,掌声不断,哄声此起彼伏。“讲的好呀讲的好。真贤能也。”
武王弟姬叔康也赞道:“慈航尊者这道理讲的好,通俗易懂,大家都能听,啊,王兄,慈行尊者乃是尚父为我们西岐请来的真真活菩萨呀。”
接过王弟的话头,武王应了是,随即,他亦是赞慈航道:“观世间因果,察人间善恶,不愧为南海活菩萨。”
得了武王的赞赏,民众更是敬戴慈航,于是,南海活菩萨慈航之名远扬,渐为西歧妇孺皆知,若有因果善恶,俱来请教。
民众仰其道德,俱都结伴来听慈航讲课,各位,这当中就有婵玉华姑和李靖夫人,她们都是慈航尊者虔诚的信徒,为了扩大影响,武王特备讲演厅堂以供慈航讲道。
西岐民众但有疑惑,必来向慈航尊者请教,西歧遂成为民众修身养性的福地,倡导因果之乐土,自此后,西岐一方竟是人人行善,个个添香,武王的名声更是大震于诸侯,一些小诸侯皆以来西歧听道为荣。
西岐武王重视道德,各方道家就齐集西歧,谈经论道,引领风骚,当时,前来西岐的道德尊者还有文殊道长,普贤道长,黄龙道长,玉鼎真人,赤精子,云中子等等,他们俱是各方道德领袖,当下是各显神通,引领风骚,俱成西岐一方风云人物。
如此过了一阶段,他们的名声竟又引领来域外两位道德尊者。
这两尊者,分别叫接引,准提,他们本居于岐山之西,离此尚有千余里路程的域外灵山,各位,上文曾提到泗水流域有一灵山,那是朝歌难民聚集之所,然此灵山非是彼灵山,彼灵山在泗水流域,成为朝歌难民流落之所后,山也因之受污,故被后世之人又称为小灵山,而此灵山地处域外,那里的王者亦是贤明,德才俱备,善集各方道德,把这灵山之境打理的分外美丽,清新宜人,更是道者云集之所,故又被称为大灵山。以致传到后来,西游记的故事里就有了真假灵山之辩。
接引准提二位道人来自域外灵山,他二人在域外也是大大的有名望。在那一方讲道,在百家辩论中亦是最强者,深受那一方的万民尊重,当他们听到西岐这一方有道德高人,一则想兼并,吸而收之,二则想压制,以我之道为尊,所以,他们结伴来到西歧,欲与慈航等人比试道德,分出高下,按照惯例,当政的主事为他们准备了讲坛,开了课堂。
起初,歧山之人并不识接引准提,只因他们一次讲道,被武王首肯,他们因之而声名大振。
那一日,武王听说有西方二位尊贤在此传道,就亲来道场,听诸位辩论,彼时,听者甚众,武王示意下属,“不要惊动众人,找僻静处悄悄的听了。”
从人得令,就寻那人口寡少的地方,安排武王听各尊课目,那准提正讲父母恩重难报。
“各方檀越,汝等听真,我今为汝分解父母恩难报,假如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肩破血流,骨折精髓尽,又经千百劫难,犹不能报父母恩重。假如有人,遭遇饥荒,以已身肉进与爹娘,此亦似微尘,难报父母恩重,假如有人为了爹娘,剜其双目,挖其心肝,血流遍地,或者是遭受万千刀戟刺身,受炮烙,吞铁水,又经千百劫,犹不能报父母恩重。
今为汝等讲解父母恩,父母与汝有十重恩。
第一是怀胎守护恩:汝因劫缘来,托生在母胎,体重如山岳,动止母含灾。
第二是临床受苦恩:怀胎十个月,产难将来临,朝朝如重病,惟惧死来侵。
第三是生子忘忧恩:慈母生儿时,血流似屠羊,闻儿健欢喜,闻悲彻心痛。
第四是咽苦吐甘恩:苦由母来咽,吐出是甘甜,但要孩子饱,慈母费心机。
第五是回干就湿恩:****充饥渴,罗袖掩风寒,将儿湿移干,慈母不求安。
第六是守护扶养恩:慈母如大地,严父配比天,终日怜且惜,不以怒目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