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商周演义 > 第九十回:赤鸟流屋白鱼跃 子牙之谋不可缺

第九十回:赤鸟流屋白鱼跃 子牙之谋不可缺(1/2)

目录
好书推荐: 风铃怨系列一:怪校奇谈 重生之孤神传说 总裁爹地霸道宠 末世重生:女人,休想逃 林门娇 证道九霄 萌妻枕边宠:总裁,求个婚? 祸长安 福妻难求 大佬她好凶哦

通天教主欲下山来助洪锦一臂之力,黄飞虎李靖知道了,甚为忧虑,通天教主的声名,早已传遍了西歧,各地贤良在西歧论道,皆言碧游宫的道德非同一般。他今番下山,狼子野心已是不言自明。

消息传到了西歧,子牙,燃灯等人皆是感到吃惊,道德之论尚小,若是谬论蛊惑了士气,征战的压力必然陡增,虽说已方有杨戬幺奴等八俊强将在,但是,相对于通天教下的众多门徒,力量还是显得单薄了些。

通天教下能人无数,更有不少女英杰,号称十美四剑,三心二意。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子牙知道已方必须尽快补充兵源,特别是用来对付十美四剑的女兵,自古是好男不与女斗,若西岐将领与通天门下女弟子对阵之前失了方寸,岂不乱了军心,而西岐这一方自从蝉玉姑娘遇害后,女兵已无统领人物,真要对付通天教下的十美四剑,若无优秀的女将统领和女兵补充,只怕这一着对抗上西岐方面就要显得吃力。

书中暗表,姜子牙召龙吉姊妹几人献武的那一场书正是此时。当然,要把龙吉姊妹几个带到战场对付通天教下的十美四剑,这事还是比较麻烦,瑶池里的女人毕竟不是普通凡人,她们没有得到允许不能随便的出入凡间。

哈哈,女孩子便装出瑶池有违老祖宗的训导啊,因而,要想把她们带出去,子牙还得要征求太妃的同意。

姜子牙求见太妃,施礼过后,就禀道:“王母娘娘,你这一向安好,自老王母离去后,这瑶池里的事都归你管了,今天,子牙有件事情要通过你,这一次,武王遇到强大的对手了,需要把瑶池的姑娘都带出去应付,子牙特来请求你的同意。”

太妃就问了,“姜丞相,你为什么要带她们去战场?据我所知,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男子汉的事,再说,她们女孩子能有多大的本领?能出多大的力?”

“啊,王母娘娘,你有所不知,这次对方有不少女兵,单靠男子汉怕还不好对付,还易被她们施美人计加以利用。”

“是吗?真是这样,是得让女儿们来对付她们,瑶池里的女儿们是我们西岐的期望呀,姜丞相,难道我们西岐就不能从其他地方再抽调兵力吗?”

“啊,王母娘娘,能抽调的兵力子牙都抽调了,但是,十美四剑很妖艳,很厉害的,非得瑶池姑娘前去不可,瑶池里的姑娘学习过太乙的剑法,她们前去是最好了,和十美们当得有一拼。”

“是这样呀,真难为姜丞相了,只是怕她们武艺还是不精,到了阵上,不是枉送了性命?”

“啊,王母娘娘,你有所不知,子牙并不要她们去攻城掠地,只是要她们去助威,哈哈,就算是我们西岐军队里组织的一个宣传队,她们在战场上助助威即可,再说了,她们已经练就了太乙道长的神功,就如婵玉一般,就算是上了战场也不用怕。”

“尚父,既是你如此说,那么就让她们去吧,不过,你是她们的尚父,她们的安危你也一样要担当,依哀家的意思,要得好还要看看她们的武艺,学的究竟是如何了?”

“好吧。就依老王母之意。”

子牙和太妃的一番对话,各守理据,知道不能改子牙之意后,太妃只能为瑶池的小姐妹争得表演的权力,以希望子牙的想法有所动摇。

于是,在一番安排下,武王就和子牙观看了龙吉姊妹的那场献艺,众人一看,小姊妹的武艺还可以,事情也就这么先定下来了。

“书到这里,或有人会存疑问,子牙为什么要称太妃为王母娘娘?”

各位,这里有一说,请听说书的解释:我们知道帝王这个称号,在我国历史上,直至周武王才称做王,也就是说周武王是第一个大王,在他之前的大王皆称为皇与帝,自他之后才称为王,直至秦灭六国,才又有皇帝之称。本书中文王纣王虽在周武王之前,但他们的称号却是后来有的,文王为谥号,纣王亦是后世之人对他的恶称,本书只是引用了,也因此纣王的母亲就不能被称为王母娘娘,只能是帝母娘娘,而前面把文王之母太姜称着王母则是沾了儿媳太妃的光,随着她的逝世那一代王母的称呼也就去了。

呵呵,本书虽然或不是真的历史,但是,我要让你觉得,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比历史更真实,这也是正源的一个魅力所在。

书到这里,说书的注解的已经清楚,武王既然为历史上第一位帝王,他的母亲就是王母,历史上第一位王母,也就是说天宫里的王母就是武王的母亲太妃化身,称为王母娘娘不为过?

姬昌之后的权力过渡阶段,太妃就是后院之首,姜子牙贵为丞相,武王的尚父,但规矩却不能逾越,他当面称太妃为王母娘娘也是应该。

这一会,他们地位相当,太妃需要借重子牙发展西岐,子牙尊重太妃提高自己的地位,称她为王母娘娘正是双方满意。

各位看官,这个注解正确吧?当然,后来的帝王之母同样也可称为王母,王母娘娘,但后来的王母娘娘显然没有这个正统。

在这里,说书的再附带一句,王母子牙等人或许与大伙心目中存在的人物形象有偏差,甚至有人会来辩证,其实,作者写这本书,并不是要表达什么高尚的情操,只是正源,当然,并不是正历史,而是要正人的本性,这本书也是作者发挥思想的一个桥梁。

好了,闲言也不多叙,且说闻知通天教主将助阵洪锦,子牙感到平身遇到最棘手的难题了,通天的道德理论子牙清楚,百家巨子西岐论道,曾提到他的道德高强,即便准提接引慈航普贤等人皆无压制他的理论。

对手非同一般,子牙犯了难,他就和各位国师计议,提到了通天教主,太乙道长突然就想起他年轻时的一件事情。

那一次,太乙跟随老师元始天尊下山,至一集市,下了茶庄,闻有武林大会,遇一道者,连败数十英雄人物,当下就甚为嚣张,说什么勇者无敌,道行通天,天下英雄皆可不放在眼中,说话间,他口中污言秽语百出,手舞足蹈,语气极为下流。

“哈哈,谁是我敌手?不妨报出名号,单挑独斗,谁奈我何?哈哈哈,我功夫世间无双,道行通天,若有一朝我能得天下,男子皆为我奴,女子皆作我娼。”

见他如此狂妄,当时,就有一个江湖能人看不顺眼,仗义执言,劝导他:“这位道者,你不要这样狂妄,把天下英雄都惹恼了,能有你好过?你要知道,天下能人辈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你这样做,不定会什么时候结怨于人,招来杀身之祸。”

这本是好话,关心与他,哪知这几句话,即惹恼了他,只见那道者,脸色一翻,即对这个江湖人下了手。

“好小子,我惹恼了你又如何,空口无凭,试试拳脚上功夫吧,只有真功夫才能在这里说话。”

江湖人名叫萧禽,本是一方霸主,一位响当当的英雄好汉,拳脚功夫很好,见对方如此狂妄,怎咽下这口气?

他们言语不合就相斗在一起,斗了几招,拳脚上本是难分高下,那道者就不耐,忽然抽出宝剑,刺翻了萧禽。

众人听到这里,俱是啊了一声,道:“他竟是如此毒辣?居然不按规矩出招?”太乙点点头,继续说下去:

“是的,他那时正是年壮血性,手段毒辣,师尊不忍好汉惨遭毒手,仗剑而出,那道者恼羞成怒,转而又向师尊攻来,他的剑法一招比一招猛,连绵发出,师尊是堪堪躲让。

斗了十数招,师尊怒他如此骄狂,目中无人,想着必须压下他的骄气,给他些教训,于是,师尊身形幻化,施展了绝学三清剑法。”

三清剑法,全凭一口真气,属于气剑的性质,分为太清剑,上清剑,玉清剑,正所谓一气化三清,乃是师尊仗着多年功力驾驭。那道者当时年纪还轻,并不识师尊的玄妙,最终为太清剑气所伤,他虽带着伤,但去势很猛,半空中尚放下话来。

“今日之恨,莫齿难忘,来日方长,不报此仇,愧称通天。”

子牙,燃灯,罗广成,惧留孙,慈航,玉鼎真人等人听太乙说到此处,俱道:“想必此道者正是今时的通天教主了。”

太乙又道:“这事发生亦有几十年了,那时节,我亦只有十多岁,老师是不喜张扬的人,并没有把这事多加宣扬,因而,除了我,只怕其他师兄弟俱不知此事。这通天教主,倘若真是他,只怕这些年下来他的功夫更为毒辣,唉,此刻他的年纪也在花甲之上了,心性尤还如此,倒也不失为一野心家。”

子牙感叹道:“师尊不张扬,这事我们是浑然不知,通天老道既然是如此狠毒,我们不可不防,各位道兄必要时需联手,道德上我们不能输,这是士气,提高了士气,我们就能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压制对方,为今之计,我们必要大王亲征,调动所有的士气,在气势上压倒通天的道德。”

众人是异口同声,道:“丞相果然好妙计。”

“兵法有云,虚虚实实,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我们当利用目前的优势力量,袭他的不备,有武王亲征,还可兵分多路,通天老道目前摸不清我们的路数,况仅依上庸之力岂能与我军抗衡。”

“丞相妙计,定能功成,我等愿听从丞相调遣。”

“客气,客气,众位国师客气了。”

众人俱是答礼,客套了一番,但现实的问题依旧困扰着他们,首先,西岐国内也正需能人调停,现在的事情变得如此复杂,武王能亲征吗?

于是,他们就商量这件事当如何奏请太妃?

武王亲征,众亲王也皆要随征,龙香姊妹俱要去涵相召,可以说,都是太妃的子女,让他们上战场,她能舍得吗?

这日,子牙又见了太妃,他左一声王母娘娘,右一声王母娘娘,喊得太妃心软。

“啊,王母娘娘,这些虽是你的子女,可也都是后稷的传人,为了大周天下,为了后稷、为了公刘、为了古公,为了先辈的血不白流,你还必须要舍得让他们上战场,这才能使大周王朝世代永昌。”

子牙如此言语下,太妃岂能不准?她可不能担着不贤德声名,把祖上的江山固守至困。

“尚父,这一切你去安排,你办事,哀家放心。”

西歧的事务,就如当初长公子伯邑考朝歌救父而托付与武王一样,武王托付与四公子周公旦,他对周公说:“四王弟,王兄此去朝歌,报大哥伯邑考醢尸之仇,父王里囚之恨,铲除妖妃佞贼,万里之遥,路途艰辛,何时能回来还未定,西歧的事务就皆托付与你了,母后年迈,王儿尚小,可以说,西岐这里是老的老小的小了,王弟,这边的一切,都要依旧,不可荒废,切不能让苗疆之敌看出问题乘隙偷袭,尚望王弟不吝惜才智,把这里搞好了。”

兄弟谈到情深处,周公旦手捶胸口,信誓旦旦。

“王兄但去无妨,弟必为兄长守好家门,绝无差错,只盼望兄长早日凯旋归来!”

于此同时,周公亦把胸中话语,推心置腹的交递与武王,对于尚父姜丞相的功劳,兄弟两人谈了许久,周公对尚父很敬佩,他就和王兄谈了很多关于尚父的话题,同时,他们也就看到了很远的未来,甚至还想到,尚父今后会不会取而代之的问题,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了,他们不敢再多想,今日的地位皆是祖上福厚,来之不易,当为珍惜。

兄弟二人,把酒话青春,武王醇醇厚语,周公旦是一一领受。

至晚,兄弟二人是酩酊大醉,冀望的同时也隐者担忧,德者天下。

且说子牙选定了吉日良辰,武王亲率大军进军黄河边,先锋官早已准备了渡伐。飞虎和李靖派了先锋已经隐秘的渡河接应,现在,对岸既有飞虎的先头隐秘部队,也有洪锦的大队人马。

武王到了河边,望着滔滔黄河水,不禁心生感叹,逝者如斯夫,这一切的一切轮到了我来做主,征服了黄河征服天下,世界从此属于我,我要家天下。

武王雄姿勃勃,意气风发,子牙想依据他为兵士造势,所谓一鼓作气,直抵朝歌。但是,气势该怎么造呢?又怎么样能协调各部顺利渡过黄河呢?

子牙在思考,陪着武王在河岸边走动,忽见一条很大的白鱼浮出水面,只是一闪,打着水花旋转一圈大鱼又沉了下去。

所谓触景生情,子牙心中有了计较,他对前来迎接的二郎幺奴二人耳语一番,二人领会,相继去做准备不提。

且说这日,子牙率大军过河,武王所乘乃是一很大的流车,子牙和燃灯等国师分列在他左右,车到中流,河水正急,忽然,一条很大的白鱼从河中窜出,在高空中展现一弧形,跃上了武王的流车,白鱼到了船上,在上面挺摆了几下,直至武王的脚下。

初始众人皆是大惊,以为来了刺客,急忙前来护驾。待见不过是一不知名的大鱼跃来,齐都称呼,“这是什么鱼呀?好大!少见呀?这里没人识呀!”

众人都知子牙见多识广,就向他请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