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回:洪锦喜迎龙吉归 和亲能赢数座城(1/2)
第二十七回:洪锦喜迎龙吉归和亲能赢数座城
通天教主既走,群侯拜了武王,即商量着如何兵进朝歌,向纣王讨要说法。
姜子牙道:“各位国师,通天教主走了,摆在眼前的,洪锦的工作须抓紧做了,我们是多一份力量多一股绳索,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歌力量还不可小觑,待这里的一切妥当了,我们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为伯邑考,为比干,为更多死在昏王手下的英魂报仇,现在,我们先争取洪锦将军,稳住他的心,当然,如今的问题是不是给予些小恩小惠,洪锦就能降服了?即便降服了,又能不能长久,会不会今后再被教主拉回头,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周全的。我以为,得不到真实惠,所谓空口白话,只怕谁也不会贴心长久,即便是洪锦现在已经被我们弄得心猿意动,也不能保证他今后为西岐出尽全力,倘若他就是占着位置不出力如何?大王,在这一点你要多多考虑?”
武王道:“孤甚愚昧,不点不透,一切事务,如何安排,还望尚父明言。”
此刻八俊之一的杨桨就悄声说,占着茅坑不拉屎,请他滚蛋。
子牙急忙瞪了他一眼,恭谦的对武王言道:“大王,就现在的英雄人物来说,洪锦这个人可算作是大英雄,我们对他不能来虚的,要多坦诚,要多加笼络,大王,此刻正是用人的紧要关头,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若是以红颜相赠,施之和气,成驸马之实,他断然会死心塌地。”
子牙此言一出,每个人都不敢吱声,虽然大家都知道,笼络洪锦还会走老套路,把洪锦变为体已对西周来说才是最牢靠。
但是,这话别人都不敢提,只有姜子牙敢说。和亲的政策最拢下面诸侯的心,子牙如此说,明摆了还是想走和亲的老道路。虽然和亲诸侯非是从这里开始,文王在世的时候已经用了,龙香公主爷就是在那时候嫁出,但在此时谁也不敢先提,怕触犯了武王,毕竟余下的几位郡主都得武王喜爱,若是一个不妥岂不是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洪锦那边的关节,意中人已去打通,归顺也是迟早的事,但迟办不如早办,时间拖久了对西岐军心不利。
果然,姜子牙见大家沉默不语,他就直接开口了。
“大王,这都是有先例的,再早的时候,太姜也是从东海而来,她为我们西岐带来了文明。这一次即便惊动了那一位郡主,对我们西岐也是有巨大的贡献,为西岐的将来带来莫大的好处。”
各位,这话要是别人说了,传到太妃那里,她能让吗?一定会定他个死罪。
“哈哈哈,你们这般没用的东西,竟是打起了后宫女儿的主意,西岐的江山难道就是靠这样打下来的吗?用和亲的手段,实则是出卖公主的灵魂和肉体,断送了她们的幸福,亏你们想得出这馊主意,幸而先王的女儿多,先王的女儿要是少了,你们不是还要把主意打到本宫的身上?”
太妃的话份量太重,谁听了也受不了,闹大了会掉脑袋。
当时武王听了尚父这番话是寂然无语,他也不敢轻易开口,毕竟王位他还须依靠太妃保着。恼了太妃他也没有把握。他只在心中细细掂量,如何应付尚父的话,假如把洪锦弄恼了,今后必然不顺畅,或许须要强攻上庸关?假如事情发展到那一步,还需要付出多大代价?需要增加多少人马,又会有多少损伤?此事太过复杂,况且和尚父的主意相佐,还会让尚父不高兴,是啊,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武王犹豫今后该如何对太妃交代?他真是一时决策不下,即便现在反馈信息到瑶池,太妃又不一定应,只有先和妹妹商量,她们一旦答应了,这事业就好办了,既不恼尚父,今后也能抵搪太妃。再则妹妹们也不致受委屈,他也有颜面。
龙颍龙湄两位公主听罢武王之语,都低下了头,口中道:“此事关系西岐的将来,妹妹哪里敢主张,但凭武王哥哥作主。”
龙吉公主见姐姐们说话如此吞吐,怕被武王哥哥小瞧,急忙挺身而出道:“武王哥哥,若要上庸关的洪锦将军归心,只需小妹妹一人前去可矣,何必烦劳其他姐姐,妹妹这么些天在上庸,和他已经相熟悉,事情处理起来应该容易,武王哥哥不必多虑,洪锦必然会心甘诚服来投诚。”
小妹妹有如此胆气,很得武王的欣赏,他满意而归,几位姐姐却是抱着龙吉哭成了一团。
“难为了小妹妹,姐姐们自愧不如。”
“姐姐们什么话?这事总得有人作出牺牲,妹妹希望得到姐姐们的祝福。”
“龙吉妹妹,姐姐们心里难受呀。”
“姐姐们,我先离开你们了。”
龙吉喊了姐姐,居然也就流泪了,她和姐姐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不要说她们伤心,看书的此时自然也会生气,这狗屁的作者,正什么源?美好的爱情故事到了此书中尽成了龌龊,把简单的男女之爱都带入肮脏的权色交易中去,难道你心中就没有追求爱情的故事?
呵呵,美好的爱情故事自然是有,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历史的发展正是因为建立在不同时期女性的牺牲上,许多女性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婚姻,如西施,王昭君、、、为什么?正是因为所谓的道德愚弄,让她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欺骗。
闲话不多说了,且说龙吉公主既然答应了武王,此好事岂有不成?当然是一说即合,洪锦也要在刁蛮公主面前显示他的真本领,不愿被她小瞧了。
妙生情妙生意二人把姜丞相的意思一说,只要洪元帅愿意,西岐愿以公主相迎元帅。
这话当然中听,事情也变得很顺当,洪锦听罢两位之言,万分高兴,即刻下令张罗,张灯结彩,布置好一切,准备接迎龙吉,无论多么刁蛮,他也准备在今夜把她拿下。
至于十全十美道兄,有意中人和妙氏兄弟在这里,能争取的可以尽量争取,实在不能争取的,就只有采用****的手段了。如何动手,如何收场,既然妙家兄弟和意中人都在这里,洪锦就把此事拜托了他们。
妙生花带着敖钦敖顺敖闰一班人,将情魔手下及其十全十美等道人尽都制住。
一切妥当之后,他们就报于姜子牙。
“姜丞相,洪锦那方一切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好啊,诸位国师辛苦了。”
子牙掐指一算,就对武王道:“大王,明日正是良辰,择日不如撞日,即刻就请龙吉公主动身吧!”
武王听了这话心中不好受,情绪低落,答话也懒。
“一切事情但请尚父安排。”
“既是如此,微臣就告罪僭越。”
事情也不容再拖,在子牙的安排下,洪锦前来西周大营,叩拜武王,感谢他的恩德。在众将的簇拥下,武王陪同尚父及群臣亲自出城出迎,到了近前,洪锦滚鞍下马,参拜在武王脚下。
“臣洪锦参拜大王,愿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王很高兴,亲自扶起洪锦,着人核对洪锦带过来的府库帐册,子牙一一查对,又对照情况对上庸关调拨了粮草。
当日午时,君臣欢宴,武王把龙吉公主许配的旨意传了下去,洪锦再次跪谢。
越是在欢乐的氛围里,英雄人物越会要保持警惕,保持机动灵活性,在这个时刻,洪锦正是这样,他盯心着周围的一切,带来的亲信也紧紧跟随着他,子牙为了消除那一干将士顾虑,亲自上前招呼。
洪锦见子牙如此可亲,心生感动,不复犹豫,坦然面对飞虎李靖极八俊等人。战场上的对手都过来了,所谓将遇良才,兵合一家。
凤鸟还巢,皆大欣喜,洪锦显得非常高兴,婉言对诸位将军道:“战场上,未将是多有得罪,深感惭愧,在这里先表示抱歉,以前是洪锦不识时务,情不可恕,和诸位对仗是罪孽深重,还望诸位将军不计前仇,能原谅在下则过。”
飞虎李靖也很大度,同时抱拳道:“洪将军,所谓是不打不相识,以前是各为其主,今日洪将军识大体,投明主,也算是当世少有的英雄豪杰,啊,啊,恭喜吾家大王又得俊杰。”
龙环曾伤在洪锦剑下,但他也是坦荡之人,佩服洪锦的本领,抱拳见礼之后不复挑起话端。
得知武王把龙吉公主相配于洪锦,大伙虽是惋惜,却并无异义,正是众将同心,欢聚一堂。
武王于大殿上又道:“龙吉公主自小得我喜爱,尚望洪将军善待于她。”
洪锦跪下答礼道:“小臣得大王厚爱,怎么能不知恩图报?大王,您放心,公主乃是掌上珠,臣下必捧如仙贝,岂能敢有差错,臣下得大王如此知遇之恩,永不敢相忘,愿和龙吉公主白头偕老,永不相负。大王,今后若对龙吉公主有差错,臣也无生。”
武王默默点头,说,是了,有你这个话孤也就放心了,你们好生去吧。
武王没有再去见龙吉公主,分离的伤感会扰乱他的心绪,破坏了尚父的宏大计划。
既然有了姜子牙的妙计,又有了武王的首肯,洪锦迎娶龙吉的事就是顺风顺水了,在男权时代,事情不会以龙吉的意志而转移,她即便有不满意也得埋在心里,何况,龙吉心里对洪锦还是有好感的,这事行起来就顺利了,不会有哭闹的情绪。
当洪锦骑着枣红的追风大马出现在龙吉公主面前时,看到龙吉是无限娇羞的样子。
这让洪锦陶醉不已,当即下了决心,吹吹打打欢欢喜喜带着龙吉公主回程,一路上是好不热闹,及至礼成,妙生花来见洪锦,叙说此两日帅府内情。
妙生花道:“元帅大喜,贫道恭贺了。元帅在西岐,我们这里的事情也已办妥当。十全十美都愿归附,而欲魔并他手下亦已招擒。”
洪锦听了很是高兴,路途上他还担心十全十美变心,事情有变卦,如今是彻底妥当,有了这定心丸,洪锦的腰杆迅速硬正起来,既然十全道兄有如此觉悟,他还有什么担心?直接把他们都请来,共贺大喜吧。
离开了哥哥姐姐,龙吉公主本应感觉到无助,然而,有了意中人的照料,使她对即将成为新人有了思想准备,接受哥哥姐姐们的祝福她没有啼哭。作为文王的女儿,她个人的命运必须服从民族的利益,若是能为西岐的未来作出贡献,让她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无论尚父怎么安排,她都要照做,也值得她做。
龙吉和洪锦曾有过接触,对他并没有坏感,但她对他的了解毕竟还是太少,中间没有真爱,真要嫁给他了,龙吉就想到了黄天禄,天禄为了西岐千秋大业,走的太早了,年纪轻轻却付出的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