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赶集(1/2)
周乔儿在大家睡着的时候,给豆芽又浇了一遍水,她发现豆子已经开裂了,应该在明天早上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周乔儿起床的时候,欣喜地发现那一颗颗胖胖的豆子,已经长出了一根根一厘米左右的小芽,晶莹剔透,看着都惹人喜爱。
周乔儿给豆芽又浇了一点水,明天就是他们立大功的时候了。
早饭后,大家对周乔儿的豆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挨着个去了周乔儿的屋子参观了豆芽的生长情况。
周乔儿看着大家一脸惊喜地表情,心里就充满了斗志,一定要让这小小的豆芽生出第一桶金。
周乔儿把豆芽装了一点在小篮子里,用黑布盖了个严实,准备当试验品。
随后,她又有点小纠结,她想在豆芽成熟之前去集市上转一转,看看行情,可是还没想好让家里的谁带路呢?
杨氏和周大胜去了田里干农活了,周春生和周夏至去割紫苏了。
破天荒的周富贵在家,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院子里,似乎在等着什么?
就在周乔儿愁眉苦脸的时候,周富贵站起身对她说:“走吧。”
“去哪里?”周乔儿奇怪地问。
“你不是要去集市吗?”周富贵背着手,拿着烟袋已经出了院门。
“真是神啊,爷爷怎么知道我想去集市。”周乔儿挎着小篮子里的二斤豆芽兴奋的跟了上去。
因为周乔儿对集市没什么印象,所以在周富贵的身边像个叽叽喳喳的麻雀问个不停。
“爷爷,咱们这里的集市买卖如何啊?人流量大吗?”
“爷爷,我们要走多远才能到啊?”
“爷爷,咱们村里人经常去集市吗?”
“……。”
周富贵看着孙女兴奋的脸,一一给了她回答。
“咱家没有驴车,只能靠走路,大约一个时辰能到镇上的集市。别看咱们这里的镇子不大,但是人流量特别多。特别是三六九逢集的日子,更是热闹非凡。”
周乔儿这时候倒是安静了,认真地听着爷爷说的话。
她好奇地问:“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周老爷子看了看天继续说道:“因为咱们这里是书香之地,在镇上有一个书院,只要是这个书院出去的书生,能够参加科考的,大部分都是有才之人。”
周乔儿恍然大悟,接着爷爷的话说了下来,“所以各地的有钱有势之人,都想送自己的孩子过来读书,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就拉动了这里的买卖。”
周富贵点了点头,自己的孙女虽然只有十岁,但是聪明过人,立刻就明白了他的话中含义。
其实说白了,这个什么书院就像是现代的名校,自古以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就根深蒂固于人们的脑子中。
只要是能出成绩的,有头有脑、有钱有势之人,都会托关系走后门,想尽一切办法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爷孙两一边走,一边唠着嗑,时间过得也快,转眼间就大半个时辰过去了。
周乔儿还是个十岁的娃娃,身体又比较弱,还挎着二斤豆芽,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周富贵转过身,疼爱的为孙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指着路边的大石头,“已经快到了,歇一会儿吧。”
“嗯。”周乔儿乖巧地答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