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盛老太太的事,我尽量站在每个人的角度去写。
首先,老婆想毒死老妈,不论这件事是否能得到完美解决,只要闹出去,就是一个丑闻,对盛紘及其儿子的仕途是个重大影响。
所以盛紘会怎么想呢?当然,他希望把事情控制在家庭范围内,外面的人最好一个也别知道。
其次,王氏为什么会拽呢?她也是吃住了这一点。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她知道盛紘不愿张扬,而内部处理的话,她又有娘家撑腰。
再次,明兰又是在拿什么要挟呢?
这父女夫妻三人之间,基本上构成一种很微妙互相妥协的关系。
再说一次,古代从来都是家丑不可外扬,任何家庭烂事,最好都是捂住了,不要闹到外面去,更加别说闹上公堂。
而大户人家里面的所有事情,好像红楼中,里面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但明面上还是花团锦簇,一点波澜不惊,而明兰的作用,恰恰是要把事情闹起来。
先总结一下,部分读者对193章的情节表示些许不满,大约意见是:孝是古代的操守标准,是十恶不赦的前几名,王氏再丧心病狂,再脑残,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因而这个情节实在太违和了,并且有些刻意。为了烘托主角,导致王氏和盛紘的角色崩坏。
是这样吧?感谢几位读者的意见,现在陈述我的观点。
当初在写这个情节时,我考虑了很久。但我在《阅微草堂笔记》还有《洗冤集录附注》不知哪本中看到过这么个案例——婆婆十分恶毒可恶,动辄虐待打骂儿媳,甚至撺掇儿子休妻,儿媳终于忍无可忍,奋而将婆婆杀死(还是毒死,忘记了)。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总之这个媳妇是杀了婆婆的,也就是说,即使全天下都宣传孝顺的道理,即使孝顺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依然不是百分百保险的,依然有人会为了某种理由铤而走险。所以,儿媳谋害婆婆,并非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不满意这个情节的读者,拿了《红楼梦》做例子,表示即便贾府这么混乱,也没有人想过要毒死贾母。我认为这个根本不可比。
从小说中来看,贾母是贾赦贾政两兄弟的亲娘,贾政侍母至孝,几近愚孝,是真正发自真心的孝,而且当时贾母的娘家史家也还好好的,哪个媳妇敢胆边生毛去闹这个猫腻?!
从现实来看,曹雪芹的老祖宗就是康熙的乳母孙氏,那就更别开玩笑了,康熙自小无父无母,对他这个乳母感情多深呀,曹家的荣耀有一般是来自这个老祖宗。哪怕曹雪芹的爹并非孙氏亲生,也是服侍的恭恭敬敬,当菩萨一样供着。
这和本文中的盛老太太根本不可比。
首先,盛老太太的娘家早已断绝关系了。其次,她青年守寡,所以并没有从老公那里获得诰命,而至今盛紘也只是个中等文官,也没能请到诰命。再次,盛紘并非老太太亲生,而且对她的孝顺大多是表面上的,并非真正发自肺腑,这是王氏也心知肚明的。
再来说王氏。
虽然她在丈夫处无宠,但她有得力的娘家,哥哥的官位和老公差不多,老娘是诰命夫人,老姐的庶女给王爷为妾(康姨妈灌输给她的底气);最重要的是,此时她的儿子长柏已如旭日东升,前途不可限量,长女华兰也在袁家混的风生水起,女婿袁文绍越来越出息。
因此,她深切的认为,自己应该活的很惬意,很有面子,在内府里自己就该是老大。
可偏偏不是。老太太不断打压她,而每次在大事上的抉择上,盛紘也毫无例外的站在嫡母一边,致使管家大全落在大孙媳妇手中,王氏被架空,成了门面菩萨。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导致王氏越来越窝火,加上康姨妈的撺掇,她就越想越气。
这里,部分读者忘记了一个事实。王氏从来没想过要老太太死,她没这个胆子和智慧,只是想让老太太病一场,自己可以收回大权,并且得回尊严。
对于脑筋清楚的人,例如我们聪明的读者们来说,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就听信旁人的话,总会多考虑考虑,多想想利弊;可王氏是个糊涂人,准确来说,她是个容易激动愤怒的人,所以才会在林姨娘柔弱的眼泪攻势之下,全面输掉老公的心。
现实中这种糊涂人难道没有吗?某关的亲戚里就有这样的人,一上火就什么都忘了,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什么傻事都会去做。
所以,当康姨妈巧言令色的一通撺掇侯,更年期的王氏就发昏了,在她看来,不就是下把巴豆那样的事么?何况她并不认为会被发觉(每个犯事者都是这么想的)。
而康姨妈是居心叵测,打着‘哪怕事情揭露,自己也能推脱的一干二净,让王氏去顶罪’的主意。
至于盛紘,他也并非罔顾嫡母的性命,母子感情嘛,还是有那么点的,只是他更热衷于自己的仕途和声望。按他的意思,先把事情按住,然后关起门来解决。当然,就像王氏所想的,看在王家和儿女的份上,盛紘又能把妻子罚得多重?
更别说康姨妈了,王家拒不交人的话,盛紘又不敢声张,估计连手都够不着。
总结,盛紘也不是不想处罚王氏,而是他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显然无法使明兰满意,并且她也一开始就想到了,所以才会提前布置一番,着意把事态扩大,要讨个公道。
这里补充一句。
我再次说一遍,古代不是法治社会,请大家不要把古代的法制想的太美好。
就算老婆毒死了老妈,做儿子兼老公的事后不报,通常算一个‘不查’,严重点算‘包庇’,再严重点算‘不忠不孝’,只要他没参与下毒,杀头是不会的,抄家也是不会的,但可能会革职或革功名,狠一点吃些官司。
至于明兰私设公堂——连这个情节也非议的读者呀,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有木有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是著名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那会儿都已经是民国了,请问那个红杏出墙的三姨太是怎么死的?她是良妾好不好,又没卖身契,那家人凭什么杀死她。
从古代起,宗族势力就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力量,有些闭塞或偏远些的地区,宗族祠堂直接可以审判部分罪责,例如忤逆,通奸等。浸猪笼,私刑等,基本上官府在某些程度上是默认这种情况的存在的。
古代讲究的是情理法,三合一;法是排在最后的。并非说法是最不重要的,而是说,法这条路,是古代人解决问题的最后选择。古代人认为,可以的话,尽量别上公堂;尤其是家事,一旦上公堂,那就是丑闻。
当然,明兰私设公堂依然是不合法的,她何尝不知道,可是只能这么选择。她需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抓住主动权,才能对抗康家,王家,还有扭扭捏捏的盛紘老爹。
明兰知道这是错的,但错又怎么样,只要能替老太太报仇。
以上,就是偶写这个情节时的构思过程。
欢迎大家指正,但请别再用‘因为孝是古代头号规范,所以王氏不至于干这种事’或者‘谋害嫡母是多么多么大的罪过,王氏哪那么神经’这样的论点了。我已经说过了,不论是文字记载的文言小说,还是口口相传的故事,儿孙谋害长辈的事从来都是存在的。
谁不知道造反是诛族的罪行,可历朝历代的野心家们难道少了?谁不知道停妻再娶是大忌,可几千年来的陈世美们还不是前赴后继。谋害婆婆和谋杀亲夫一样是罪不可赦好不好,呵呵,有胆有识的潘金莲们也不少。
无论这帮人后来都受到惩罚了,但至少有人这么做了。
在武林社会中还有比师门更要紧的吗?不肖的徒弟比比皆是。
无花和南宫灵兄弟俩,自小受疼爱,教育多么正统,结果给师父和养父下天一神水来毫无压力。其实天枫十四郎根本是自己不想活了,哪里是被杀死的。那个少林老和尚和丐帮帮主才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好好应邀去决斗,堂堂正正的出手,一切光明正大,生死有命。结果被小鬼子暗算,十几年后要被自己养大的孩子修理。无花和南宫灵口口声声要报父仇,我看称霸江湖的野心才是真的。
还有欺师灭祖的张召重,危难之时离弃师父金轮法王的霍都,无嗔大师除了程灵素之外的徒弟们,整部笑傲江湖,连城诀,都是群魔乱舞。
任何一条公认的社会准则,都有其背叛者,这并不稀奇。
利之所在,人性如此。难道这都编的不靠谱?何况在王氏这个糊涂虫看来,她不过是扔了把巴豆而已。
作为一部合格的小说,情节设置既要情理之中,又要出乎意料,分寸很难把握。
郭靖,就算前面的经历都是必然,但是好端端就遇到黄老邪的独女,好端端黄蓉就爱他死去活来,好端端就遇到洪七公,一生屡获奇遇——金大师写出来就顺理成章。要是偶来写,老早被人骂‘死作者乱开金手指’了。同样案例也适用于韦小宝,张无忌等。
瑛姑身为贵妃,与人私通,按照我们的理解,事发之后就算不被逐出宫去,也该打入冷宫,而皇帝居然容许她在皇宫中生下野种。段王爷不肯救这个绿帽子的成果,瑛姑居然还怨毒几十年(自己给皇帝戴绿帽子还没事人似的)——按照种田文社会情理的思路,这个女人是不是太了。
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有种种奇特不一的人,运气极好的,脑筋糊涂的,十分冲动的,忠厚善良的,自私虚伪的……so,为什么王氏不能给婆母下巴豆同时没有顾虑到孙子呢?
愚蠢,轻信,不孝,她既不是第一个,想来也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