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世子驾到(上)(2/2)
郑胜笑而不语。
“月圆日,可还有好几天呢!”赵川嘀咕着。
郑胜、刘嗅儿辞别赵家人,继续往东走。
郑胜把他的决定告诉刘嗅儿:“我们去雉县城。”
刘嗅儿不解:“不去鲁阳关了?”
“我想好办法了,不去县城,不找到家里人,这计划可实施不了。”
刘嗅儿眼前一亮,有些遗憾:“好吧!可惜去不了分头岭和皇后城了。”
郑胜笑了笑:“以后会有机会的!”
两人纵马往县城赶去。过了晌午,两人赶到了雉县县城。
雉县依山傍水而建,北面是延绵千里的被后世称作伏牛山的大山,而淯水河自西向东从城南缓缓流过。
雉县不大,周长不过五六里,城墙夯土层脱落严重,仅有东南北三门,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县城。
郑胜、刘嗅儿渡过码头,从南门进城,稍作打听了一下,两人直奔城中醉香居。
已经望见那精致的招牌,郑胜却突然停下,他问刘嗅儿道:“我该怎么自证身份呢?这块佩玉?”
郑胜随身携带的这块玉倒是大有来历,当初第一次洛阳拍卖会后太子司马遹用这块玉换了一个沙漏。
之后,这块玉便被司马定云送给了他。
“不行,雉县的掌柜应该不认得这块玉?”
刘嗅儿想了想,道:“世子,也许掌柜认识您呢?”
“这可能吗?”郑胜不太相信,想雉县醉香居掌柜这样的人,郑汶肯定认识,但他一定不认得这人。所以,郑胜觉得他应该也不会认得自己。
“我们先过去试试看吧,如果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好,我们先过去吃饭。”
……
马观同最近有点烦。
他年纪不大,却当上了雉县的醉香居掌柜,有很大的原因在于他的“出身”——他是最早前郑氏宛城客栈的跑堂小厮。当然,能走到今天,马观同也有自己的一番努力。
但他现在面临着他想不出办法解决的问题。
清油,极简单的名字,却是醉香居的生存根本。
从年初起,清油的供应出现了问题。
他清楚事情的经过,才更感绝望。
但马观同是一个敢琢磨的人。
胡油与清油的区别,便是有无杂质。马观同拿着仅剩的一瓶清油,陷入沉思。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掌…掌柜!”一个声音陡然响起。
马观同惊得浑身一颤:“你这厮,为何此时来打搅我!”
马观同劈头盖脸的怒骂一顿。
小厮委屈巴巴的等他怒火发泄完,禀报前堂发生的事:“掌柜,有两个客人吃完饭后不给钱。”
“闹事的直接报去县衙,这规矩又忘了?”马观同很不满。
“不,他拿出了一块玉。小的分辨不出真假,只好找您了。”小厮把玉佩拿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