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智能枪(1/2)
在维特艾莉缇的32号车站的一间厂房里,墨莫和枪械研究小组的人在里面讨论新式步枪设计方案。
他们一晚上就拿出了这个方案,墨莫觉得应该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新式步枪相比传统步枪,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枪托里装了一个单片机,实现了枪械智能化。
想要让枪被敌人缴获后无法使用,那就让枪知道,自己已经被缴获,不能再发射了。如何让它知道呢?
这枪在前面、后面射手握持的地方,装上了两片指纹识别装置!通过铸造在枪身里的数据线,连接到控制的单片机里。
每个米族士兵在被培养出来的时候,就采集他们的指纹,将采集的指纹数据输入到单片机的存储器中。这样,这个单片机被安装在枪里之后,这把枪就能唯一的识别它所对应的士兵。
如果不是这个士兵握枪,那指纹系统识别不到士兵的指纹输入信号,单片机会在预设的程序作用下,锁死击发。
从而实现墨莫的要求:被别人缴获的枪械,不能击发。
如果持枪的克隆人阵亡,在米娅的控制下,组成他身体的细胞会快速消亡,指纹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而断绝了敌人利用克隆人尸体上的指纹来击发研究枪械的可能。
最后,如果敌人缴获了枪,拆开看怎么办?
如果依旧使用‘撞针撞击底火,底火引爆发射药’的传统击发方式,那单片机有和没有其实没区别。敌人也不傻啊,只要把单片机和锁死击发的机构拆掉,不就又成了传统枪械了?
所以,我们要把新枪设计成这样:一旦失去了单片机控制,就彻底坏掉了。
这就要求,新式枪械的击发方式,不能是‘撞针撞击底火,底火引爆发射药’的传统方式。
于是脑洞大开的米族工程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击发方式:利用电流直接起爆发射药。
这首先需要一种特殊的子弹:这种子弹没有底火,弹壳前后各有一圈与弹壳互相绝缘的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
当这枚子弹被推入枪膛,枪膛内壁的电极与子弹的电极导通,电路中突然出现一个电容,单片机立刻就会知道:一枚子弹上膛了。
当射手扣动扳机,扳机下面连着的也不再是机械传动机构,而是类似于键盘按键那种传感器,将电流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在预设程序的控制下,连接子弹的电极输出一个特定信号,与电容的作用叠加,达到起爆要求,引爆与电极相连的起爆药,再引爆发射药。
这种设计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安全。首先是绝对不可能发生走火,起爆药必须在某个特定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火,不然怎么摔怎么烧都炸不了。
即使子弹被敌人缴获,也无法使用。因为敌人无法控制单片机输出特定的电流信号,由于电流的变化、单片机中程序的运算,这些都不是宏观过程,而是原子层面的微观过程。甚至敌人都不会知道枪械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只会看到一堆完全不懂的黑科技。
当技术差距达到一个程度,就不是智慧可以破解的了。
第二个好处:
相比传统机械击发,电流击发的速度更快。那些反应速度很快,可以在射手开枪之后躲开的职业者,可要小心了。
“这么复杂的设计,有成本难度吗?”墨莫问道。
“没有,”设计师说道,“子弹方面,由于取消了底火,而且弹壳一次性使用,不需要太费工时,甚至通过进一步设计,还能简化一些生产工艺。”
“枪,最复杂的就是电池和单片机。根据我们目前的电池技术,充一次电,可以连续射击2000发,如果通过一些其他设计,让枪机退壳同时给电池充电,用的更久。至于单片机,我们已经建成了生产线,现在只要拿过来,编写程序就可以了。”
墨莫点点头。这就是米族的强大之处。这种智能枪放地球上,肯定也能设计出来,但是很大可能无法量产装备全军,为啥?造价太高啊。
米族所考虑的成本,更多的是原料、产能、生产消耗多少电力等等,而地球上,则很直接,就是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