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腐女尸(2/2)
“奥敦格日勒你负责记录,艾磁你负责协助我,并将数据记在白板上。”老师吩咐着。
我们三个人围绕在女尸的周围,取仰卧位,女尸完好,就像人睡着了一样。
尸体身着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衣长曳地,肩部穿一锦绣云肩。头戴姑姑冠,上宽下窄,像一只倒过来的花瓶,外用皮裱糊,配上金箔珠花等饰物,冠顶插野鸡毛,从头顶向上高大约100厘米,脚踩一双湖蓝色云头鞋。
“老师,为什么这具女尸会保存的如此完好,这在史学界也是不多见的吧?”奥敦格日勒问道。
“当然,这的确不常见,几乎少之又少,这两天我特地到发掘现场又去看了一下,深度大约有五六米的深度。你们两个也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葬具有棺樽的区分,棺是直接用来呈放死者的尸体,樽,则是套在棺的外面,对棺加以保护。
我仔细看过,这具女尸的樽是柏木的,棺是楠木的,这种木头都是很坚硬耐腐的,相当名贵!这是对尸体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而樽与土壤之间用了一种白膏泥进行充填,则形成了完整的封闭结构。
棺樽版的里外则都涂有油漆,这种葬法和名贵的葬具为尸体营造了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外界的空气,细菌都无法进入,不光这个,还有马王堆女尸,砀山女尸均是如此。而这具棺木之中却还有马王堆女尸和砀山女尸所没有的,就是还有大量的冰片,麝香,木香等药物,当女尸下葬后,棺樽完全密封,外界的氧气和水分无法进入,这样就让尸体完全封闭在一个温湿的环境之中,而尸身下铺垫的大量的药材也具有防腐杀菌的功效,这样便使得尸体保存完好!”巴特尔老师一口气说了很多,不免有些气短起来。
“老师,那您现在分析出来这具古尸应该是什么年代的了吗?”我也不禁问着。
“从现在看,应该是元朝末年!”巴特尔老师信心满满的说。
“老师,我想问一句,您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出元朝末年?”奥敦格日勒有些怀疑。
“是啊,老师,您可以根据她的服饰判断她的年代是元朝,可是您是如何判断她是元朝末年呢?”我赞同奥敦格日勒的观点。
“你们仔细看看这具女尸的服饰,然后再回答我。”老师冲着我们微笑的说。
我和奥敦格日勒围着古尸转了两圈,终于让我们看出些端倪来了,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我们居然没有发现,我们两个不禁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怎么样?小伙子们,都看出来了吧?”老师也笑着对我们说。
“老师,我们两个只是发现有一点不同,就是半袖。”
“对,问题就在这儿了。”老师欣慰的笑了笑说。
“我们是看出来,可是有什么不同吗?”
“当年元朝打下中原天下,建立元朝,元朝的疆域可以说是包括现今的整个中国、外蒙、朝鲜半岛大部、西伯利亚平原部分、中亚的乌兹比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部分、东南亚的缅甸、越南、泰国、老挝、南亚印度的部分土地。如此广域,绝对是前无古人的,甚至可能是后无来者的。但是尽管元朝疆域极广,但是这种广阔仅仅是建立在武力征服或松散的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始终没有形成各地共同的经济基础,所以这种疆域是极不稳定的,它的解体与崩溃并不困难。尤其是到了后期我们蒙古人虽然骁勇善战,却不懂得如何休养生息,所以元朝仅仅维持了九十八年便灭亡,元朝便退居漠北,史称北元,而在这个时候,因为元朝已入中原九十多年了,所以服饰稍微有些变化,要显得团结民众一些,所以元朝宫廷之内的服饰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妇女服饰基本有左、右衽窄袖长袍、直领对襟夹衫、左、右衽短上农,对襟短襦、半臂、着裙。发髻有双髻丫、双螺髻、高髻、双髻、发中分耳后盘髻,并有扎巾戴花饰、风帽等。至于这名女子究竟是元朝末年还是北元,我可就不敢说了,要尊重历史,我们就得靠科学手段进行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