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葵花宝典(2/2)
“我是格日勒,”
“哦,哦,你们好!”胡主任似乎对我们不太热情。
“胡主任,我回去以后,一直在对出土的古尸进行研究,”巴特尔老师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递到胡主任的手中,“所以来的有些迟,希望你不要见怪。”
“没有,没有,怎么会。”
“上次你说我们必然回来找你,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如此的肯定呢?”
胡主任拿着手中的茶杯,也不嫌烫,就在手里把玩着。
“这是什么意思?”我和格日勒互相看着。
巴特尔老师也不着急,就在那儿静静的坐着等着他开口。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他抿了抿嘴角,似乎下定了决心!
“很抱歉让你们等了我这么久,我一直在犹豫着怎么向你们开口,怎么才能让你们相信你们所看到的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们所听到的也都是真的!”胡主任放下手中的茶杯,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包裹。
他细心的将包裹放到茶几上,将包裹一层一层的打开,也不知道这包裹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让他如此小心,如此珍贵,包的左一层右一层的!后来,到了最后,露出了一个黄色的包裹,包裹的颜色已经很旧了,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花纹,似乎是刺绣的图文,但是因为很老了,看不出图案,到了最后,一本年代久远的书摆在了我们面前!
“这个是?”老师推了推眼镜,有点不知所措的问道。
“这本是我们祖上流传下来的一本秘典,年代已经很久了!”
“哦,您让我们来就是为了看这个?”格日勒似乎有些失望。
老师却是略显慌乱的从行李箱里急切的拿出手套和放大镜,轻轻的拿起这本秘典,仿佛是捧着一个珍贵的东西,生怕稍微用力些纸片就会从我们眼前消失。
“对,就是这个!”胡主任肯定的答复道!
那个时候,我,格日勒,刘思文,包括老师,甚至于胡主任,我们五个人都未能意识到,这本书居然就像一本钥匙,打开了另一扇门!
老师一页一页轻轻的翻着,拿着放大镜的手几近颤抖!
终于,过了很久,老师放下了放大镜,望向了胡主任!
“这本书的年代如果我没有分析错的话,应该距今已经700多年的历史了,”
“是的,您说的没错!”
“只是这个是回鹘体蒙古文”
“什么?回鹘体蒙古文?”我们三个人不禁一口同声的喊了出来。
老师放下手中的书籍,缓缓的站起身来,悠悠的对着我们说道:“1204年蒙古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于是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所以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则也直接来自回鹘文,故现在学术界也常称之为“回鹘式蒙文”。16-17世纪这种文字经过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也就是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的前身。传统蒙古文字使用蒙古文字母书写,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粟特-回鹘字母系统,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我们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个字母,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传统蒙文文献丰富。现存最早的回鹘体蒙古文,见于约刻于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的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碑)。到了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汗令八思巴创制八思巴字,说明当时蒙古语语音研究达到了很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