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成吉思汗的战术(1/2)
“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口袋战术,蒙古军队与欧洲军队完全截然不同,他们是以主帅当诱饵的方式,让敌军被围困形成这样的形式,以便围起来猎杀。最最典型的战例就是几乎全歼匈牙利十字军的佩斯决战。蒙古人的拜答儿军团佯装退却,这样便吸引了匈牙利骑兵追击,然后蒙古军队将他们引入一个包围圈,最后又故意留出一个缺口,引诱匈牙利骑士放弃阵型崩溃而逃,然后则是由昔班军团沿着事先计划好的狭窄路线沿途追杀崩溃的匈牙利人。”
“那按照你们的说法可以说是蒙古人在出征以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了,有着必胜的信心了?”庞哥问道。
“你猜猜看?”格日勒狡黠的一笑。
“难道不是吗?”
“坦白的说,实际上,蒙古军队在第二次西征军的指挥官速不台在做战之前,是相当焦虑不安的。根据《元史》记载,速不台在战前曾经彻夜向蒙古人的长生天祈祷——这种相同的情况只在成吉思汗生前的野狐岭决战出现,那时的成吉思汗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以少胜多打败金朝军队。所以速不台虽然做好了准备,但是也没有足够的打赢他们的把握!”
“哦,这样啊,我还以为他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去打仗,所以必然有着必胜的信念!”
“准备有,信念却不是百分之百,即便如此,当时的蒙古军队,竟然能够反复使用这种诈败诱敌的战术,显示出成吉思汗对这支游牧军队根本性的改造——蒙古人的纪律已经达到可以在条顿骑士团和匈牙利骑兵大军的追击下有条不紊地组织反击和包围的程度……,众所周知,一旦军队开始在敌方追击下撤退,指挥官就很难再重新组织他们停下脚步反击,这就是“兵败如山倒”。
蒙古军队不光会采用这种战术,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蒙古人的恐怖名声由来已久,巴格达百万大屠城几乎使得整个***世界精神崩溃,镇巢大屠杀使得蒙古人在之后的征服南宋战争中再没有遇到胆敢欺诈伏击蒙古人(实际上是来自高加索的奥赛梯人祖先阿兰人的军团)的中国抵抗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