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王后西巡(1)(2/2)
当时匈奴与东胡之间还隔着千里荒野,双方纷争多年却没有定下归属,东胡王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占为己有。于是派遣使者告知冒顿,要他严守边界不得妄动。匈奴群臣早已经习惯了冒顿的忍让,认为他依旧会忍让息事。冒顿大怒,说: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人。杀了主张让地之人,发兵突袭东胡。
东胡习惯了匈奴的顺从,并没有做出丝毫的准备,此时猝不及防,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冒顿杀了东胡王,将他的民众及畜产尽都占有,使得匈奴骤然强大了许多。
不久,冒顿又西攻月氏,迫使他们向西迁徙,终于解除了东西两面的威胁。
随后,匈奴又相继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多个小国,控制了西域的大部分地区。
冒顿此时才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志向:要将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于是继续向北征服了浑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楼烦及白羊河南王的辖地。
自此,匈奴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土地广大疆域辽阔,拥有控弦铁骑三十余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联盟。
随着匈奴势力的日益强大,冒顿的野心极速地膨胀。他用心整顿军事政务,计划集中力量越过长城防线南下牧马。为了察探大汉的虚实,已经派兵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之地——那可是蒙恬将军当年击败匈奴所夺的地方呀。
虽然大将军韩信在平定三秦时,曾经在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加强了边防,可汉军主力大部分已经东进去跟西楚相抗,如果此时匈奴再乘机发兵南侵,大汉当真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了。
汉王正在荥阳玩得开心,接到这个信报极为沮丧,马上召集群臣商议,想要罢兵回守栎阳,免得匈奴乘虚攻入,落得个前后受敌的局面。
“主公不可!”张良谏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今太公、王后已经回来,大汉再也没有顾忌,考虑的事情应当更为久远。眼前西楚四面受敌,粮草不济将士疲乏,诸候尽都离楚而附汉,正是剿灭霸王夺得天下的最佳时机。如果就此收兵,无异于养虎遗患,待他缓过劲儿来,要再寻得这种良机可就难了。不如跟韩信、彭越、英布等几路军马联合起来共同伐楚,如此定然可以一举平定西楚而夺得天下。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殃’即是此理。匈奴虽然生性贪婪,早先曾经遭受过蒙恬将军的打击,并且被逐到漠北苦寒之地,对中原尚且存有余悸。虽然此时形势有变,如果想要南下,心中必定有所顾忌。况且冒顿兼并北方诸国不久,人心未定政局不稳,控弦之士虽然达到数十万众,却也不敢贸然南下妄开战端。主公且令人暗中到北部诸城巡视,加固边防积极备战,只是得注意避免刺激匈奴才好。如果能够拖得一些时日,等到平定中原之后,那时再两军对垒,一切便都好办了。”
汉王才过得几日舒心的日子,如今又得挑起战事浴血沙场,心下十分不喜。但张良的话极为有理,不由得犹豫难决。便目视群臣征求意见。
“子房的分析切合时势,微臣也有同感,还请大王早做决断!”陈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