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主婚事(1)(2/2)
皇后对此倒也不大放在心上,因为朝中重臣大多为“五隐”门下,大家同气连枝,绝大多数能站在一边。唯有那个不长眼的韩信,居然呆呆傻傻地同戚氏眉来眼去,如今也只能被贬为淮阴候,软禁在京城之中了。
皇后最在乎的是高祖的态度。早在定陶相识的那一刻,高祖的魂儿就已经被戚贵妃摄了去。而且随着年岁渐长,愈能看出太子盈与公子如意的差别来。
太子盈近年虽说长高了不少,却总让人觉得瘦弱斯文,且性格过于迂腐。这可是最让高祖嫌弃的一种形象,皇后虽然一直在为此事着急,奈何太子盈总是本性难移。
公子如意看去显得相当壮实,而且性格跳脱,为人处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像极了高祖,自然能够得到高祖的喜爱。
皇后当年在彭城冷眼旁观,将高祖看透了之后,便将诸事都放得开了,唯有一双儿女最让她挂怀。她有能力有手腕,所以凡事也都设有个底线。谁要是不长眼,敢于冲破她的底线,便只能遭到她无情的反击。如今最让她关注的那条底线,一头是女儿刘乐的婚事,另一头便是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
高祖虽然薄情,但许久未能与他沟通,其实也是件很糟糕的事,最起码难以知道他对儿女未来的安排,到底有着什么样实时的想法。与戚贵妃相比,这便落后了一步了。
近几年异姓诸王频频出事,皇后当然也在为准女婿担心。赵国若是有事,女儿的亲事自然有变,也可映射出娘儿几个在高祖心目中的份量。
不过,皇后却还存有几分信心,毕竟已故的赵王张耳与高祖的交情非比寻常,而张敖乃是高祖亲生女儿的夫婿。无论怎么看,这家异姓之王,也不同于其它的异姓之王,下手之时总得留着几分情面吧。
可当皇后了解到高祖经过赵地,曾经百般行刁难之事时,这种信心便开始动摇了。觉得当尽快促成女儿的亲事,以免变生不测。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能够为巩固太子盈的地位,添加一大助力。于是来到了长乐宫,对高祖道:“皇上当年与张耳交好,后又得其臂助,故而才许以儿女亲事。如今张耳亡故,由子张敖承袭王位。臣妾看敖儿为王已经有些时日,为人行事也都能够循规蹈矩,令人觉得放心。鲁元公主年岁已长亟待出嫁,不如为她们办了婚事,既了却咱们的一桩心事,也免得国人对其说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