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婚事(4)(2/2)
可是把各种大刑全都用遍,既是行刑之人也觉得众犯的身上,已经惨到无处用刑的地步,实在无法让他们改变口供。
廷尉无法可想,只得将口供及审讯情形向高祖奏报。
高祖极为感慨:“贯高确实是个难得的义士!既然刑逼无法让他开口,可以借用他平日的私交试着刺探。”
中大夫宣公道:“微臣与贯高乃是乡党,对他也有所了解:平素就讲究节义、言出必行,怎么可能受辱而屈?”
高祖道:“既是如此,卿家可持节前去探问,试试能否看出些端倪来。”
宣公答应了一声,当即动身前往……
皇后不允许鲁元公主的婚事发生变故,却又想不出办法救出张敖,便到张良的府中问计。
张良自知当年弃汉就韩,屡次犯了高祖之忌,只因身具大材,才能够一直受到礼遇。如今到了鸟尽弓藏之时,自己的前程也就如此而已了。他与皇后有过多年的交情,知道还是可以将妻子儿女相托,便也尽心尽力地为她谋划:“皇后可曾知道,皇上为何要激怒贯高等人,又为何屡次不肯答应让公主成婚?”
“大抵因为敖儿乃是异姓之王,为皇上所忌吧。”皇后想了想,又说道:“我了解敖儿,知道他绝无反意,此番若能脱得牢狱之灾,便是降到候位也好,免得位高遭忌,令鲁元公主也不得安心——兄长能否仍如从前一般相称?”
“君臣之礼大过兄妹情谊。微臣可不敢如此放肆。”张良道,“还请皇后体谅。”
“那便由着兄长了。小妹只是觉得如此显得太过生疏了。”皇后道,“还请兄长为我指点迷津。”
“皇后原本乃是个极具智慧之人,此番却也被蒙蔽了双眼。可见当局者迷呀!”张良摇着头,叹道,“据微臣所知,若想叫皇上仍守前约,让鲁元公主嫁与赵王,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兄长何出此言?”皇后讶然。
“恕臣直言。”张良道,“公子如意年龄虽然最小,却最受皇上喜爱。可封地却在极北的代国,非但土地贫瘠,还要受到匈奴人的压迫,皇上自然得用心为他打算。可寻遍整个大汉,还有比赵国更为理想的地方吗?”
“如此说来,若是张敖出了点事,皇上即可除去一异姓之王,又可为公子如意寻得一处好封地,倒确实是一举两得之事……”皇后点头认可。
“还可以悔掉当年所约的婚事,将鲁元公主另嫁与冒顿,换来大汉北境暂时的安宁!”张良抢着道。
“什么?”皇后吓了一跳。
“这可是大红人刘敬特意为皇上设计的国策之一呀!关键点可就在赵王张敖的身上。所以即使他对大汉忠心耿耿,也难逃被设计的命运。更何况他们还屡次羞辱刘敬,只能使噩运更早地降临了。”张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