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把女儿要回来(1/2)
您说,我姨家的幸福哥脑袋瓜聪明不?凡是小人书,他只需看一遍;凡是故事,他只需听一遍,然后就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可是,他的功课呀,真是一塌糊涂!反正不能背课本跟背小人书或者背故事不一样?
但是他必须使劲上学!他三爷爷就是镇中学的校长啊!他老郑家自从清末出来个文状元之后,哪一辈不是文化人?哪一辈没出过大学生?
可偏偏他一背课本就头痛欲裂!
无奈在镇中学混完初中以后,说什么也不上了,跟二舅学木匠活儿去。
然后,没几年儿就结了婚,然后就有了女儿。
我这个幸福嫂呢,是本村的,比幸福哥大三岁。
老风俗: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三,抱金砖。我妈比我爸大三岁,我姨也是比我姨父大三岁……有女孩儿的人家总要等啊等,挑啊挑;有男孩儿的人家呢,总是不等男孩儿成人,就急急忙忙给他订下一个,说不定连法定年龄都不到,就赶紧挑个好日子把媳妇娶进来,好抱孙子……
本来幸福嫂的识见就和娘家的钱一样多——她爹收购牛皮,挺有钱,再加上又比老公大三岁,好家伙,这个19岁的老公一切都由着她。
床铺平整极了,赛过军训教官的示范,小孩儿就是困死睡死,浑身脏兮兮的也不许上床。
堂屋干净极了,花生、玉米什么的没晒干,没地儿放,在院子里烂着沤着也不许往堂屋里搁。
人也懂得怎么俊,今天烫这样的发型,明天买那样的褂子,后天再买另样的裙子……好好的一步裙,穿不两天就扔,咋呢?勒得慌……
院子里不让干活儿,更不让堆木头,光叫种花种竹子什么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懂吗?!
我这哥是木匠啊,咋办?那还不好办。没钱叫老爷子出钱,再找个地儿当工场,放木头锯木头打家具。
挣的钱呢?她拿着。
攒一阵儿钱,就让老公孩子都在家待着,她旅游去——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啊,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刮过来不久,人们刚学会挣点儿小钱儿。
我姨父气得直翻白眼!怎么这样的婆娘!
你气得嘛?你怎么不出去玩?你不玩也不叫人玩?有钱不花是傻瓜!钱就是花的!谁跟你们似的,累死累活一辈子从来不出门见见世面,累死累活一辈子就知道攒钱给儿子盖屋盖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