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历朝历代,金河县老县政府所在地都是县衙门,地势明显比四周高出许多。
1952年建成,本来是七八排平房,当时是全县最高最大的房。
1982年拆了前面的四排,盖起了火柴盒模样的四层办公楼,但是,县政府大院却安了个黑漆王府大门——四柱三间三启六扇,两边挂悬山式歇山顶耳房,配雁别翅须弥座八字看墙,墙顶三层半椽头式檐砖,覆瓦当滴水,饰螭吻跑兽。
乖乖,这大门花了8万!那个办公楼总共才花了40万!那年头,整个县政府才只有一辆车,而且还是个吉普车!你看你这县衙门是为人民服务的吗?反正这事儿上了当年的《中国青年报》!
到了2006年,城西,也就是金河大道以西的新城区建起了全新的现代化行政办公大楼,县政府与县委合二为一,带电梯,17层,加上地下室,是18层。
可是,什么东西十八层?地狱是十八层!恰好那年城管打死了一个人,那家人干脆在新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发了丧,于是这个大楼便被老百姓叫做十八层地狱!
还有,附近的县市都涨工资,咱县怎么不涨?钱呢?有人告到省里,每次省里来人,只好说这楼是某某企业送的!
于是,豪华也罢,舒适也罢,挡不住一个感觉:晦气!
据说,某县长就找人看风水去了。风水师说,依山傍水才是好地方呐,这么高的楼,后面却是果园子,连个土堆也没有啊。你原来那个老政府倒是个好地方,特别是那个大门,绝对不能拆,拆了对你不利,凶!
据说那县长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场掏给风水师一万块!所以呢,新世纪以来,城西,也就是金河大道以西的万亩良田一片一片地卖给了开发商,变成了小区,金河县城老城区也差不多翻了一个遍,可是新城区120米宽的大马路打西边通过来,一到古槐路,豁然一下子收紧收窄,顶多十来米宽——嗯,那个老县政府,那个1984年建成的火柴盒,连同那个有着高高的门槛的黑漆大门,说啥也不拆,也不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