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章 审判祝朝奉(1/2)
花荣看着脸上笑成一朵菊花的杜迁、宋万几名后勤首领,心中满是自豪。
花荣刚从蓬莱岛回来之时,把自己从两个海贼团借了二十余万贯钱财物资的事情说给几位头领知晓,迎接他的裴宣、杜迁、宋万几人的脸一下子变成了锅底,杜迁还弱弱地问花荣,能不能赖账。
得到花荣肯定的回答后,裴宣转身拿出了一个账本,黑着他的老脸,嘟嘟啦啦念了一大堆梁山近期进出账的支出开销。
梁山现在有近万余的人马,每天人吃马嚼,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梁山靠着收取有限的“过路费”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加上梁山周围的济州和东平府有意封锁梁山,使得附近和梁山做生意的私商大大减少,梁山的物资是只出不进,从王焕那里抢来的生活物资已经不多了,几个人正在发愁该如何增加收入,结果花荣出去一趟就背负了二十余万贯的外债,若不是花荣威信重,三人都开始骂他败家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虽然三人也知道开荒是一个长期的投资百利无一害,可是他们真的穷啊,前期投资都已经让梁山负担不起了,投资的大头还在后头呢,他们如何不着急啊,三人纷纷劝说花荣是不是开荒的进度先缓缓,慢慢来,但是花荣却坚决不同意,梁山下一步的重点都要放在蓬莱岛开荒之上,只有有了稳定的地盘,他们梁山才有底气迎接一切挑战,否则空中楼阁似的势力,是经不起考验的。
最终花荣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了祝家庄的粮库,三人都是将信将疑,不相信祝家庄有那么多的财货,裴宣还劝解花荣莫要意气用事,毕竟祝家庄可不好惹。
当梁山的三个后勤官看到收缴的粮山米海后,震惊的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通过祝家庄看管财货的管事,他们已经得知,祝家庄光是粮食这一项,就有三十多万石。
花荣计算了一下,宋一石约等于后世的一百三、四十斤重,一个整天训练的青壮士兵一天能吃掉两斤粮食(普通士卒),一个人一年便需要720斤粮食,也就是一年消耗粮食不足六石。
梁山也就一万多人,加上这一战的四千多俘虏,也就两万人(全部按士兵计算),一年12万石粮食足够了,人不可能每天都吃干米饭、面粉,他们还需要水、蔬菜、肉食、杂粮等等,所消耗的粮食会减半,如此粗略一算,光是祝家庄的粮食,就足够他们梁山两万大军饱饱地吃上五六年了。
钱财方面只有二十余万贯,耕牛四十余头,驽马四十余匹……杂七杂八的财物加起来有三十余万贯,这些钱足够梁山把欠饕餮、穷奇的债务还清了。
前面几项并不是让花荣最兴奋的,在祝家庄的药材库里,足足收获了几大仓库的药材,有了这些药材,足够梁山未来几年不用为无药可用而发愁了。
粗略地查完收获,已经到了接近中午时分,祝家庄的庄户,全都被集中到了庄堡大门外的空地上,准备对祝家庄头脑人物进行公审。
梁山在已经提前排查过祝家人的恶迹,一些罪大恶极的已经被提前甄选出来,此刻这些人被梁山战兵押着,一排排整齐地跪在公审台侧面,等候祝家庄群众对他们的公审。
公审台上花荣坐在主审的位置,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中,梁山的宣传队在人群中分散开来,一遍又一遍的大声宣读公审规则,一阵战鼓声响罢,公审开始。
第一个被公审的主犯祝朝奉,被押到了公审台最前端。
祝朝奉背绑着双手,站在由木板搭建的简易审判台上,脖子中挂着一个四方木牌,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听说被审的人可以申辩,阉鸡似的祝朝奉,立马来了精神,大声蛊惑着,想要为自己开脱:“各位父老,老夫平时为人如何,你们心中应该有数,谁家有个灾害个难的,老夫是能帮就帮啊,老夫如今落了难,可是我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大家可不能昧良心啊……”
台下的庄户本就十分畏惧祝朝奉的权势,平时正眼都不敢看他一眼,哪里会有人天天天急着他的劣迹。
而且,这些年都是他的三个儿子在外面处理事务,祝朝奉总是以慈悲的形象示人,看着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副狼狈相,没有受过他直接迫害的人纷纷心起同情。
而那些曾经被祝朝奉直接迫害的人,曾经都没少被毒打欺凌,看到他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升起恐惧,加上家人的劝阻,竟然无人敢于上前指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