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四章 秀州(1/2)
自古语:苏湖熟,天下足。在土地亩产量普遍两三石左右的时期,太湖流域的苏、湖、常、秀四州的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五、六石,是普通土地产量的两到三倍,如此惊人的亩产量,加上四周之地正处在长江三角洲,毗邻宋朝对外海贸聚集点之一的杭州湾,使得这里的百姓生活普遍优于其他地方。
生活在此处的人本应衣食无忧,安享富足生活,可是,随着苏州建起了苏州应奉局,百姓的噩梦也随之开始。
花石纲是宋徽宗赵佶发明的一种徭役,宋徽宗赵佶命令成立苏州应奉局,命令应奉局的人员专职在东南之地搜刮各种奇珍异石,把这些奇珍异石用大量的劳力运送到汴京,建造一座不下于神话传说中道家的三十六洞天的福地:垦岳。
应奉局的之人独立于官府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俨然是到东南之地办皇差的钦差,拿着鸡毛当利剑,对东南之地的百姓,索要钱谷,强加民役,掘坟毁屋,凿坏城郭,把整个东南之地弄得乌烟瘴气,哀鸿遍野。
但凡谁家被认定为有奇石,便开始带人去翻地三尺,砸墙捣屋,拆门抬石,附近百姓还要为这些办公的人出运输费用,供他们运送奇石,再加上各层官吏贪赃受贿,趁机敲诈,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无数中、小型家庭为之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四处逃难。
秀州,处在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秀州人不忧冻馁,颇务农务,风俗淳秀,尤慕文儒,文贤人物如过江之鲤,前后相望。
秀州华亭县城内,一条街道上坐落着一座占地颇广的府邸,此刻,临街的院墙翻倒大半,院墙上的砖石杂乱地倒在院内,本应是整洁有序的大院中,犹如被飓风刮过一般,花断草折,仅余寸许根茎露在外面,显示着它们曾经存在过。
几个黄土裸露的大坑,有序地分布在广阔的院子中,那里曾经是有序栽种的各种树木,此刻却只留下了被浅薄黄土覆盖的坑洞。
一片狼藉的庭院,显示着其主人必定是近期遭逢大变。
在凌乱的院子深处,二十余个打扮的花里胡哨的泼皮无赖,依着棍棒,拄着刀叉,围在院中那个紧紧关闭的客堂大门前。
这群泼皮的人最前头,是一个身穿锦衣华服的青年,头插一朵娇艳红花,正在叉腰戟指,对着紧闭的大门辱骂连连,秽言污语不堪入耳。
大门的后面,空荡荡的大堂,家徒四壁,连一套桌椅板凳都没有,空荡荡的墙壁上一哥哥方块的新旧印记,证明墙壁上不久前曾经挂着一些书画。
大厅中站着三个人,一个面容憔悴的老妇被一个老仆搀扶着,两人都是满脸惊慌地看着大门,唯恐外面那群气焰嚣张的泼皮无赖冲破大门冲进来。
挡在他们两人身前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年,手中提着一柄锋锐长剑,一张俊俏的脸上红紫一片,赤红的双目喷射出汹涌的怒火,好似要把那扇大门以及外面那群泼皮全部烧成灰烬,听到外面的泼皮越骂越难听,扭头对着老妇怒声道:“娘,让我出去把这帮禽兽砍成肉泥,孩儿实在咽不了这口气。”
“二郎,你千万不可出去,外面那些畜生就是为了激怒你,好抓住我们的把柄,小五子已经去找唐小官人了,唐小官人马上就会带人过来,到时这些无赖自然会被唐小官人驱散,二郎你权且再忍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