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章罗贼(1/2)
花荣回到镇海城之后,立刻召集蓬莱岛上所有头领,到镇海城城主府议政厅开会,片刻功夫,岛上的文武齐至,分列两侧而坐,左侧陈箍桶、陈规、张所、闻焕章四个文臣为首。右侧秦明、王焕、徐京、阮小五、阮小七、时迁、党世英、“金钱豹子”汤隆等一众武将为主,新上山的韩世忠、李逵、李俊、童威、童猛、王定六、张顺七人负责补位。
在花荣的点头示意下,负责蓬莱岛政务的陈规首先出列,把近几个月蓬莱岛发展的情况,向众人细说了一番。
梁山为了鼓励到来的百姓多开荒地,规定百姓所开出来的耕地,按人头算,无论老幼,每人都可以拥有一亩地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每年只需要按照税率对梁山缴税,不用缴纳租金等杂乱的费用,但是占有者,对于这些土地没有买卖的权利。
除了占有的土地外,多开恳出来的荒地,梁山按照土地面积给予大量的金钱物质奖励,每亩地所奖励的金钱,完全足够在陆地上买半亩下等田地,土地的开荒者,对自己开出来的土地拥有优先租用权。
所有的土地都是由蓬莱岛上的城主府提供种子和农具,前三年的收成完全免税,但是土地所产出的多余粮食,必须按照市场价,平价卖给梁山。
蓬莱实行的很多土地政策,都是花荣参考后世的土地政策实施,他想要把蓬莱岛作为一个试验田,试行集体土地政策,最大程度地抑制土地兼并这个封建社会中难以医治的顽疾。
无论哪个朝代,土地兼并都是产生阶级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贫苦百姓深恶痛绝的存在,花荣想要尽一份力,尽快替底层百姓免除这个毒瘤。
经过三个多月的匆忙发展,蓬莱岛镇海城内居住着六千人,战兵一千,开垦出可耕地两万四千亩,城里面建立了一些小型作坊。
城中的居民除了耕种,还有几百人是专职的渔民,在附近的海域进行捕捞海产品,为此孟康专门派了一个老船匠,在蓬莱岛建设了一个小型船厂,专门制造、修补渔船。
梁山的盐业部门也在镇海城中,近千人在陈箍桶的指挥下在海边以及附近的岛屿晒盐、制盐。
吉村居住着一千四百普通居民,村中居民以农业为主。战兵七百,另外驻扎着一千五百余人的垦荒团,已经开垦出的耕地达七千亩。
祥村居住着一千三百普通居民,村中居民也是以农业为主。战兵七百,一千五百余人开荒团,已开垦土地六千亩。
……
蓬莱岛经过三个多月的发展,靠着单纯的人力开发出了四万多亩土地,已经很是难得,但是执政的几人对于这个成果却不是很满意,在他们看来,单纯的人力开荒太过缓慢,靠着这个速度,春播之前根本增加不了多少土地,但是今年的收成,却是直接关系着势力发展的大计,眼看春播的脚步一步步走近,几个头领整天长吁短叹,要是能多一些耕牛就好了,开荒的速度能提升几倍。
更让他们心痒难骚的是,他们都知道,在蓬莱岛上方不远处就是大草原,只要跨过新罗岛,他们就能到达牛羊盛产地,那里有着无数的耕牛等着他们去交易,但是新罗人对他们是什么的态度,以及新近崛起的女真人对他们是什么的态度,他们却并不知晓,所以对于跨海通商一事,几名头领一直下不了决心。
当一个来自女真的海外来客来到蓬莱岛,向他们表达善意后,去草原的想法顿时变的不可遏制。
岛上的几个头领连续几次商讨,最终决定冒一次险,跨海去北方的女真之地购买一些耕牛回来,只要去的船队足够小心,不一定会碰上新罗的水师,于是发生了阮小二去北方通商,船队被新罗人扣押的事情。
陈规尴尬地把阮小二船队被扣押一事讲了一边,在这件事情上,他付有主要责任,要不是他魔怔一般的念叨耕牛,阮小二也不会冒险去北方购买耕牛。
听完阮小二的事情瞬间,岛上的一众头领都沉默下来。
新罗岛在蓬莱岛上方,是一个面积略小于蓬莱岛的大岛,被新罗人所占据,并在上面建立了新罗国。
几十年前,新罗被高骊吞并,一部分新罗王室在心腹护卫下,驾驭水师逃到了新罗岛上,利用高骊忙着跟百济以及地方豪族相斗之时,大肆招募旧属臣民来岛上定居,使得势力迅速在岛上扎了根。
等到高骊初步稳定了政朝之时,新罗已经在岛上成了气候,并在原来所属新罗水师的基础上,练出了一支颇具战力的水师,高骊国组建的水师数次跨海讨伐,都被他们依仗水军优势击退。
后来,海上四凶之二的饕餮、穷奇流落到附近,新罗人为了借助双凶的实力,把占领的蓬莱岛让给双凶作为落脚点,双凶投桃报李,跟新罗国组成军事联盟,共同抵御高骊的侵袭。
三股势力合成一股,瞬间打破了高骊和新罗海上相峙的局面,把高骊水师打的丢盔弃甲,主力覆灭,只能依靠着仅存的水师护卫几个重要的沿海城市。
没有了主力对手的三股海上势力,不断派兵到高骊境内进行劫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