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四章:收降关胜(1/2)
阮小七等人在岛上进行半个月的封闭训练后,便带着简单伪装过的海战船,趁着夜色,悄悄溜回梁山水泊。
计梁、李飞等人在青州时便下了船,他们身份比较特殊,不宜暴露在阳光之下。
阮小七等人来回到梁山后,花荣带着梁山众头领,对这群远征归来的英雄,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第二天一大早,花荣便亲自带队,领着登州六人进行梁山一日游。
梁山并不是一座单独山峰,而是几座山峰围拢起来一个大型湖中岛,岛屿四面山坡陡峭,暗礁嶙峋,大船无法靠岸,只有小舟能够近岸,但是想要从四边陡峭的山壁上爬如岛内,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山多对梁山来说是有好有坏,拔地而起的山峰,为梁山增加了许多可用的土地空间,但是山多路便难修,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开发,岛上的主要道路总算把几座山峰连成了一体,虽然建造的道路跟宽敞的官道无法相比,但是已经足够用牛车、马车在岛内通畅地运输各种物资。
因小岛的平地被中间的几座山隔断,梁山众人便习惯性地把梁山分为前山区域、后山区域,以及中间的群山区域。
山寨能够利用的平地,多集中在前山区域和后山区域,中间山区平地很少,开发相比较前后山相对较落后。
梁山最大的区域当属前山区域,三关外的金沙滩,忠义堂等办公区域,以及山寨家属居住的地方都属于前山区,这里是梁山开发利用率最高的区域。
后山区域有一片平原,被作为牧场用地,骑兵的战马,耕地用的耕牛,大型家畜羊、猪等多在此处饲养。
花荣把研发中心以及相对应的秘密工厂建在此处,但是并未允许居民往这里迁移定居,因为他想把这里变成秘密的大后方。
中间的山区,除了开发一座兵山,供将士们居住训练,其他地方并未进行过多开发,只是供百姓们捡些平坦的地方种些果蔬。
此次几万百姓同时上山,使得原本宽松的居住场所,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前山区域有限,还要留一些的空地,为以后行政区、商业区扩建作为储备用地,剩余的土地能够安置的百姓极其有限。
后山区域准备作为牧场、秘密工厂的基地,无论战马、家畜,还是研制的各种划时代产品,都关系着梁山的重要经济支柱,不容有失,所以花荣依然不准备往此处迁移百姓。
除了这两处,中间的群山区域,就成了梁山安置百姓的最佳选择,群山区域的建设工地,也集中了近一半的劳动力。但是在没有机械,不精通火药应用的古代,开山,完全是靠最原始的工具来进行,进度可想而知。
好在人多力量大,几万人一起进行,进度倒是颇为可观,但是这样的进度安置几万百姓的住房,那就有点儿想当然了。
要想短期内把百姓安置妥当,只能把主意打在聚贤庄、前山家属区、金沙滩等比较容易建造房屋的平地上。
一个多月时间不长,但也不算短,经过几万人的共同努力,聚贤庄、前山、金沙滩拉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总算把屯街塞巷的人群居住环境优化下来,虽然依旧有许多人未分到属于自己的新房,居住和别的家庭挤在一起,但是最起码他们已经恢复了以前的正常生活,不需要依靠梁山的大锅饭才能存活了。
对于梁山众头领来说,能够安置几万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后勤副部长“云里金刚”宋万被花荣拉来当导游,一路上不断给众人介绍各个区域的设计、规划,以及将来成型后的各种用途和设想。
一路走来,孙立几人对一切显得都比较新奇,但是有一种建筑,却引起了他们的不解,一众起名公厕的公共茅房,在街上显眼的地方随处可见。
很多城市中也有茅房建在街上,但那都因为居民的居住空间比较紧张,才做出的无奈之举。
像梁山这样,在大街小巷比较显眼的地方光明正大建造茅房,却极为罕见,毕竟茅厕这种腌臜之物横行的建筑,大家都对其避讳不已,恨不得盖的越远越好,而梁山这样光明正大建设大批公用茅厕,让他们感到不解。
作为女性的顾大嫂,率先忍不住问起这个问题,“导游”宋万挺着胸把什么卫生习惯、疾病、细菌、传染、瘟疫……等一些列的新鲜词汇甩出来,听得登州几人一愣一愣的。
在后世这些见惯的公厕,在古代却较为少见,只因观念不同,在古人眼中茅厕藏污纳垢,是最肮脏的建筑,认为这种建筑会给人带来霉运,所以茅厕建设之时,都是拣最不起眼的地方盖,公厕这种公用的茅房更是少见的。
但是来自后世的花荣却不信什么鬼神之说,他所关心的是生存问题。
几万人集中在一起,没有公厕,这些人就会随意大小便,不雅观、不文明只是小问题,花荣真正担心的是随地大小便所带来的疾病、瘟疫等一系列能够动摇梁山根本的重大问题,毕竟不是一两个人随地大小便,而是几万人集体随地大小便,此时正是大热天,一个处理不好,整个梁山都会被瘟疫笼罩。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古代战斗中,带领着十几万人作战的将军,会遇到很多预料不到的难题,十几万人的如厕,就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互视的难题,很多带兵经验不足的将领,会忽视了这个难题,而他们往往会为自己的代价付出高昂的学费。
十几万人一天所产生的粪便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若不及时进行处理,这些粪便产生发酵、变质、产生各种病毒、细菌,加上蚊、蝇、鼠、蚁等动物来回爬动、传播,各种疾病肆虐很快便会笼罩军营,还没开始交战,就会大量减员。有些无良统帅甚至故意用粪便,在敌方的土地上制造瘟疫!!!
梁山现在就像是一个军营,而且还是一个不能移动的军营,若是粪便问题处理不好,绝对会让梁山伤筋动骨。
公厕建设,被放在了所有工程建设的第一位,梁山还专门颁布了禁止随地大小便的律法,花荣除了让宣传队不断宣传讲卫生的必要性,还专门招募六十岁以上的大爷大妈们,带上红袖章,满山遍野去抓乱屙乱尿的人,逼着他们去讲卫生。
建造公厕还有一项好处,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古代没有化肥,想要壮地力,只有怄粪制作有机肥一途,这些城里人见了退避三舍的腌臜之物,在种田人的眼中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怄好的有机肥在有经验的老农手中,产量翻倍不是什么难题,古代书籍中更是提出“用粪犹用药”的主张。
有了公厕,这些宝贝将会更加容易收取,为将要开发的耕地添加肥料。
古代粪便在种田人心目中的地位,看看美国人当年抢粪精神,将会更加容易理解粪宝儿的地位。
百年前,美国为了抢躲鸟粪用来种地,无数美国商人成立“掏粪公司”,到海外到处去掏鸟粪,转身再以高价卖给农民,为了抢夺鸟粪,美国还专门出台了《鸟粪岛法案》的法律,这项法案提出规定,只要美国公民在无主之岛上发现了鸟粪,这座岛的归属权就归美国所拥有!而且不是指美国海境内,而是任何无主的岛屿……
一路走,一路看,梁山之上无论人还是花草虫石,都散发着一股勃勃生机,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在外面那个暮气沉沉的登州感受不到的,一众参观团围着梁山转了一圈,心中兴奋难平,转到梁山最大的工程之前时,只见几万人满山遍野地进行着开山造田工程,砸石、破碎、调运、铲平、填土……口号声、呐喊声响彻云霄,高出地面的土堆顽石被推倒削平,沟壑大坑被填埋成平地……乱石丛生的山峰,像是变戏法一般,变成一层层错落有致的梯田……
众人沉寂在“导游”宋万对未来的展望中时。
“如此多的百姓聚集在一处小岛之上,花寨主是怜悯百姓,还是欲让他们陪葬?”
一声充满傲气的讽刺声音响起,却是重枣红脸的大汉,“大刀”关胜开了口。
同游不仅仅只有登州六人,关胜、宣赞、郝思文、张清、丁得孙、龚旺六人同在应邀之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