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二章 返程(1/2)
在抱犊寨以及所控的区域巡察了两天,众首领开始在议事厅内,规划即将成立的抱犊县军、政事务。
以抱犊寨为基础,成立抱犊县,被任命的县令,是一名叫做张庆霏的文士,为人正直,满腹经纶。
张庆霏是一名辽国统治下的汉人,他曾是女真的俘虏,被张所赎回来的几十名文士之一。
经过层层考验、选拔,最终脱颖而出,被闻焕章认可,推荐给花荣,花荣考了他一些政策上的问题,发现此人懂得变通,并非是读死书的腐儒,同时又有着自己的原则,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巡察之时,便让他一起加入巡察队伍,对他做最后的考察。
其实,抱犊寨称为县,确实有点儿勉强,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管辖面积,抱犊寨顶天能称镇,毕竟山上喽啰三千人,家眷很少,种田的百姓加起来也不到三百人,在这里放置一套县属政务人员,实在是浪费人才。
但无论闻焕章,还是陈箍桶,都坚持让抱犊寨实行军政分离的政策。
因为抱犊寨地处河东,同样处在官军的腹地的另一端,无论是明义军的哪块儿领地,跟抱犊寨都隔着几百里的距离,加上处置啊官军腹地,两地之间的来往可谓是困难重重,说抱犊寨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也不为过,毕竟双方之间若是有事,另一方只能干瞪眼,可谓鞭长莫及。
如此特殊的地位,光靠花荣的个人的魅力,以及和王进之间的手足之谊来维系,实在太过缥缈,要像抱犊寨一直处在明义军的管辖,明义军就必须对抱犊寨各首领的权利进行分割、限制,不然一人独大,否则,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安排一个正直的县令,掌控抱犊寨的政务、财务、民生,无论对王进、对明义军都是好事,野心这东西一但有没有枷锁,便会剧烈膨胀,直至毁灭,黄袍加身之前,赵匡胤不一定想要背叛柴荣,但是有人硬把他推上去,他也没有了退路,天下野心勃勃之辈多入过江之鲤,防不胜防,王进、史进、朱武这些人重义气,信得过,不代表以后抱犊寨加入的人都能信得过。
一个完整的势力就像是一艘船,势力中的成员就是组成船体的木板,各项规章制度就是把木板粘合、连接到一起的工具。
制度可以把木板的凹面填平,把凸削掉,按照规格把他们加工成合适的尺寸,然后把这些木板用铆钉、框架、胶水等工具,严丝合缝地组合起来,这样这艘船才能在水上航行。
没有工具的修整、约束,木板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自己的野心,制度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一些不该有的野心削弱,让每块木板都按照规划好的轨道运行,使得整艘船能够牢固、完整,否则这块木板嫌弃自己的空间太挤,那块想要膨胀,另一块想要去高处……一番不该有的野心得到膨胀后,船只就会漏水,若是得不到及时修复,整艘船就会沉没。
想要整艘船变的坚不可摧,每块木板都必须做出自己的牺牲。
只有这样,船才能在江河湖海上无畏的航行,才能走的更远。
宋江和吴用两人对此道研究最是透彻,光是一百零八将每个人排位座次,职务权司都能够写一本厚黑学了?!
抱犊寨是明义军的一部分,想要这些人不掉队,一直跟上明义军的步法,王进这些头领就必须要有做出自己的牺牲的心理准备,时刻提醒他们应该站立的位置。
否则,远离明义军的抱犊寨,很可能会因此掉队。
张庆霏此人正直,懂变通,又有着文人应有的风骨,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禁从政、财方面限制抱犊寨,军队方面陈箍桶同样做着限制。
抱犊寨正式被明义军认可的战兵,只有一千五百人,其余的寨兵没有经过兵山的洗礼,不会被划分到正规军的序列,只能享受民兵的待遇,作为后备的民兵。
后续,梁山会把训练完成的战兵,陆续调来抱犊寨,替换这些民兵,把这些民兵带回梁山,经过兵山洗礼之后,输送到明义军的战兵序列。
所有的限制手段,不只是单单针对抱犊寨,所有的明义军都是如此执行,蓬莱岛的青龙、海龙两个兵团,同样是明义军军机处派遣的战兵,未经过兵山洗礼的战兵,是不会被明义军认可的。
白虎兵团的战兵编制已经定下暂为三千人。
“撼天暴猿”王进为白虎兵团团长(统领),挂少将军衔。
“神机军师”朱武为白虎兵团政委兼参谋,挂大校军衔,负责白虎兵团军务、思想、后勤等工作。
白虎兵团一营长:王进,“流云鹰”陆辉为副。
白虎兵团二营长:“九纹龙”史进,“长臂猿”竺敬为副营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