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0章 河流形势(2/2)
正如徐霞客所言,以前位高权重的河道总督,总是坐镇在济宁的总河衙署,对河工进行遥控指挥,很少有愿意进行艰苦的实地考察。左光斗一反这种做法,是他决心彻底治理河道的表现。徐霞客又做进一步的阐述:
“比如说河患在下1流而导致河患的原因却在上流,那么应当溯流而上,杜绝上流的患因,下1流的河患才会平息。这就像脚上患病,只知治疗脚而不探求脚病的由来,即使用药百剂也没有效果,反而会加剧病情。另一方面,如果河患在上流而导致河患的原因却在下1流,那么就要疏通下1流,使水流顺畅,然后上游河患自然会平息下来。这就像包围敌人,如果不网开一面以分化其斗志,就会激起其冒死孤注一掷地突围,一旦冲破包围,局势就会不可收拾。所以要排1泄上流的水,就要先疏通下1流,这也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
“朕没想到,徐霞客先生还懂兵法。”
“草民不敢,这只是打个比方。草民认为除非遍览河道后再进行规划治理,则河道形势的高低、水势的变化,以及施工顺序的先后都不能明晓。”
“河道形势,既可查阅前人的记载,又可参考绘制的地图。哪里用得着地方官亲自去查看?”
“皇上有所不知。古今以河为患虽相同,而遭受河患的地方却有所不同;古今治河的道理虽相同,而消弥河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善于效法古人只是效法其大意而已。如果想按照前人记载进行今日的治河,那与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又有什么不同呢?”
随后徐霞客又引经据典地具体解释说,古代书籍如《禹贡》、《周礼·考工记》、《说文》等都有关于审度形势的主张。徐霞客平常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但是说到地理方面的话题,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滔滔不绝的讲个没完没了。
在治理河道中,对于全局形势贵在有贯彻始终、周全远近的远见卓识,宁可损小而图大,不可为拯救一方而误全局,宁可不顾目前以图长久之计,不可贪图一时之利而贻害于后世;对于局部形势,则要随时随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治水就会事倍功半;反之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同孙膑围魏救赵、庖丁解牛一样,用力少而功绩大。
听了徐霞客这番话,皇上觉得茅塞顿开,不由拍掌笑道:“朕听了先生的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